目前分類:食字獸的最愛 (1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70529  

清朝光緒十六年,小伙子張志遠離開保定府前往京城謀生,他養父母的親生女兒趙雅秋女扮男裝也跟著他離家。半途上結識了從山西運茶到京城的茶商趙進寶和他的保鑣一行人,共同平安渡過強盜劫財的危難,共同在一家旅店歇腳過夜。

張老店家與趙進寶談起,官府稅苛嚴厲,荒年莊稼收成差,致使農民和衙門差役紛紛扮起強盜,結夥打劫過路商人。為了安全起見,他們勸張志遠在此安家落戶,在眾人起鬨下,張志遠和趙雅秋分別認了張老店家和趙進寶為義父,當晚便在兩人的主持下拜堂成婚。

三年後,趙雅秋給張志遠添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張玉。而那張志遠,憑著一身北方木匠的紮實工法,在保定以木工生意發跡,一時聲名大噪,財源滾滾。又三年,儼然成了一城巨富,一家老小,和樂融融,惹得一城之人,盡都羨慕。

某日,張志遠接下縣太爺的委託製作個精緻文房四寶木盒後,竟惹來了殺身之禍,罪名是參與了戊戌六君子的政變,引起慈禧太后震怒,一家六口都被殺頭。

五歲小兒張玉剛巧被張老店家的三閨女帶出門玩,逃過一劫。姥爺趙進寶得知消息後,趕來將張玉帶走,與三閨女一家人分道逃命。

依照張志遠的遺書交代,趙進寶帶著張玉找到了他的師父吳清,沒想到吳清是個迂腐之人,不肯收留教導張玉,推薦趙進寶去找他的師父化外高人鬼之道。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70524  

1983年《文訊》雜誌創刊,迄今已然持續卅四年。本書的作者封德屏,就是《文訊》雜誌的掌舵者,她在《文訊》創刊次年加入團隊,迄今整整三十三年,從編輯到社長兼總編輯,她在這裡看盡文壇起落,每一期編輯室報告累積下來,便成一部小小文學史。

本書收錄她自2003年以迄2014年所寫〈編輯室報告〉109篇,記錄十年來她與《文訊》雜誌同悲同喜的心路歷程,以及與文壇作家的互動相重。〈編輯室報告〉隨著不同期別的《文訊》內容而生,因此真實存留了十年來不同階段的台灣文壇生態,也展現了台灣文學在這十多年中演變。

她感嘆說自己因《文訊》長年對文學史料的研究,認識了許多日本時代、戰後的前輩老作家,他們有些人早已被遺忘,但我們不該忽略他們曾經的創作努力。」

「我們關心作家的生老病死。」再加上《文訊》團隊對「老」跟「少」兩端常保關懷,這份民間雜誌遂一肩挑起許多外人難以想像的工作。光是作家追思會,就曾有楚戈、商禽、紀弦、琦君、張秀亞、劉枋、尹雪曼等多場,部分還是《文訊》主動興辦、不假外援。其目的無非是在作家亡故後,能跟生前一樣榮耀,並用公開紀念會形式提醒每位文學愛好者:沒有他們,豈有我們?

《文訊》除了以專題回顧前輩作家的成就,也照顧孤老作家的病苦,為失去舞台的老作家提供創作園地。本書一如副題「文訊編輯檯的故事」,詳實敘述了一個文學媒體守門人對台灣文學傳播的竭心盡力。

從首篇〈何處是吾家〉寫十三年前《文訊》面臨停刊之際,作為一位編輯人的驚愕悲傷與不解,到最後一篇〈文學之重,文學之慟〉寫對歷經五十年仍繼續耕耘的《笠》詩刊的敬重,對詩人周夢蝶,小說家李渝先後辭世的不捨。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70522  

《你是好孩子》背景以東京外圍城鎮社區的五個家庭為舞台,書中五個短篇故事共通主題「兒童虐待」。

單身未婚獨居的佳代接到妹妹美和來電拜託,希望她能代替照顧失智的母親幾天,女兒照顧母親是理所當然之事,但佳代卻遲遲不肯點頭答應。即使長期以來,失智的母親都由妹妹夫婦負責照顧,然而佳代仍然無法爽快伸出援手。

「拜託妳,反正媽已經不記得妳了,媽已經把所有的事都忘光光了。」美和這麼說。

問題是佳代還記得,她上幼稚園時學數數時,數漏便被母親把頭壓到水裡無法呼吸的痛苦感覺。在她覺得被死亡包圍時,幸好嬰兒床上的美和哭起來,母親才放手,幸好是美和救了我,佳代想起過去,如果沒有妹妹美和,她無法活到今天,為了美和,於是忍耐著答應,佳代終於鼓起勇氣面對已經失智的母親。  

但面對分不清白天黑夜,才吃飽又嚷餓,大小便失禁,佳代為母親洗澡換衣服時,母親露出害羞的笑容說:姊姊,對不起,給妳添麻煩了。

佳代的怒氣消失,反而痛哭。五天後,美和來母親時,「媽也太狡猾了,竟然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佳代對著美和說這句話時,淚水忍不住撲簌簌地流了下來。「她竟然忘了一切,把我也忘了──她曾經那樣虐待我……。」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70520  

【鹽田兒女】三部曲的主題是愛,故事裡的愛也依附著種種不安與傷害,錯認與離棄。《鹽田兒女》中海風鹹,日頭毒,鄉土有令人眷戀的氣味與情感。

《橄欖樹》以明月的女兒祥浩為中心,背景是淡水的大學校園,在青春與情愛的探索中,同樣有著錯愛與不甘,和悔恨。作為三部曲終章的《星星都在說話》延續《橄欖樹》的小說人物,從祥浩的戀人晉思寫起,以解謎對照的方式翻轉出故事的另一面。用兩條交錯線,男性與女性視線彼此補充與交換,過去與現在,童年與中年,鄉村與城市,台灣和美國一串串移動與遷徙的故事。

複雜憂鬱的晉思曾經覺得台灣島內的愛情沒有前途,所以他放棄大學時代的女友,他到了美國,刻意追求對他前途有益的美國公民女子倩儀,倩儀是台裔美國公民也是事業心強的女強人。但是積極結合愛情與金錢的晉思也吃到苦頭,他如願在美國住下了,但是他永遠要擔心他自己不夠有錢,不夠美國化,妻子倩儀不夠愛他。

於是,他便處處矯枉過正,他要追求更多的金錢,放棄公職,改經營餐廳,事業成功,成為美國公民了,婚姻出現了裂痕,他已不想請求倩儀回心轉意挽救婚姻,他回來台灣,尋找初戀情人祥浩。

《星星都在說話》結尾是一場如夢似幻的電話重逢,穿越了男女主角相隔二十二年的歲月。晉思說:「他相信唯有愛,生活才存在意義。」

從明月到祥浩,從鹽田到星空,這三部小說的角色生命有著峰迴路轉的變化與對照。如果《星星都在說話》暗示著小說人物穿越時空的訊息與默契,那麼【鹽田兒女三部曲】所連貫起來的世界,也如星座一般,在無限遼闊的暗夜暗暗撫平時間的分岔與傷痕。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70517  

十四歲的皮爾.安東,在某日體悟到沒有任何事情具有任何意義之後,決定離開學校,然後日復一日地,坐在同學們上學途經的一棵李子樹上大喊:「沒有任何事具有任何意義,因此不值得做任何努力!」他每天這樣喊,引起了同學們的反感及不安,於是大家決定,他們要證明意義的存在。

他們找到一座廢棄的鋸木廠,所有人把對自己別具意義的東西帶來,堆積成一座「意義之堆」。

愛麗絲帶來了六歲時最心愛的娃娃,娃娃的頭被一隻德國狼犬咬壞了。她還記得當時她哭得多麼傷心。

而信仰虔誠的凱恩,帶來了一本珍貴的古舊詩歌本,詩歌本前後有好幾頁已經散落不見。麗卡奧素拉則帶來一把珍珠製的梳子,梳子至少掉了兩支梳齒。

而熱愛音樂的吉他男孩顏約翰帶來的,則是一卷已經壞了的披頭四錄音帶,雖然如此,他仍不捨得丟棄。

其他人則是挨家挨戶地詢問,他們是否可以捐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然而,這樣似乎還不夠說服皮爾.安東,還不足以證明意義的存在。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20170515  

秦鵬大學醫科學研究院,秘密研發的生化武器K55被人悄悄盜走,並把它藏在滑雪場,一旦氣溫超過10攝氏度,毒氣就會散發,病毒就會開始散播,造成人類大量的死亡。

「只要支付3億日圓,就可以知道埋藏的地點。」歹徒在發出這封恐嚇信給所長不久後,卻因車禍而身亡。

而唯一的線索只剩被歹徒遺留下來當作記號掛在樹幹上的泰迪熊。

所長指派主任研究員栗林和幸秘密前去找出埋藏的物品,栗林透過兒子秀一憑幾張照片,從滑雪伙伴那裡推敲問出正確的滑雪場後,就帶著兒子一起前往滑雪場執行尋找任務。

這個不可能的重大任務,竟然落在謹守本分老實工作的中年男子栗林身上,他的身分是大學裡的資深研究員,也是一個跟孩子溝通不良的普通老爸,平日總愛和他唱反調的十四歲兒子,居然成為他最倚重的助手,這對父子檔就這樣被牽扯進複雜的謎團裡。

只透過一張張手機拍攝的現場畫面,如何能判斷出案發現場究竟是在哪個滑雪場呢?這線索也未免太少了吧?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70509  

如果說,散步就是一種旅行,那麼楊明這些年的旅行也是一種散步。

蘇轍的詩句:「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裡通。」這是一本記錄路過時相遇種種的書,《路過的味道》是楊明走過中國大南方各縣、州的足跡,再次從吃食起手,每篇不乏出現主餐、閒食、零嘴、點心、消夜等市井美味。

她不特別著墨美食,彷彿只是走出家門覓食三餐,道道小吃大菜在她筆下顯得家常,「點菜不拘泥形式,不講究幾道冷菜幾道熱菜,有湯無湯皆可,只要吃的愜意喝的過癮,飲食精粹在我來看,當是如此。」

楊明細膩記錄旅行時曾經有過的種種心情,街上浮動的麵包香,小館子裡出乎意料的好滋味,某位人物在某座城市裡留下引人聯想的痕跡,還有山水樹木雲彩花朵的姿態顏色

旅行讓路過時看到的景物有了不同的意義,吃到的食物有了想要記住的滋味,行走時的思考也讓步伐有了新的方向。

 在看似旅遊隨筆的篇章之中,掌握隨遇而安的氛圍,更是重新提點歷史,掌故,文化習俗,一併伴著信步覽看的風光凝於筆尖,不但寫舌上品嘗到的滋味,楊明筆觸典雅細膩,透過食物維繫造訪各村各鎮的記憶,以細膩文字一一刻劃旅途中的味蕾故事,關於美食品味,關於路上行旅,關於那些不能帶走,卻可以記憶的滋味。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70506  

多年前,幾米看了黎煥雄導演的戲劇作品《Kenji》,該劇裝置極簡,燈光潔淨,卻一幕幕呈現豐富無比的動人意象。

幾米深受感動,將感動轉換成紙上劇場,以劇場空間的形式創作了《四季》。

這部作品幾次在美術館展出過,但交錯時空場景與人物的千百種可能,卻讓幾米考慮了許多年,該如何讓它們走出展場進入書頁。

《四季》裡的幾個角色,曾在《我的世界都是你》粉墨登場過,幫助失去小狗的女孩完成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現在,輪到《四季》自己登台,以畫冊的形式出版

這本畫冊沒有故事內文,幾個角色在開始依序露面之後就各自出場表演,流轉於相似又各自不同的場景,讓讀者自行心神領會其中的意義。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70502  

1977年出版的《擊壤歌》讓朱天心一舉成名,當年她才十七歲,寫的是無憂無慮的高中生活。

胡蘭成說像是《紅樓夢》前八十回,大觀園裡不知外界世事,天真爛漫,「可妳要怎麼寫後四十回?可愛的同學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他用一些很嚴厲的話質疑我,」朱天心說,「當時我超不服氣的,這八十回都還沒過夠,沒辦法去思考。但我一直把這件事擺在心裡,怎麼去回應後四十回。」

三十多年前的質問懸宕至今,當時的小女孩覺得必須證明什麼,依舊走著文學這條小路,依舊一遍又一遍返回胡蘭成曾為她導遊的京都。

時移事往,見過初夏荷花,寫下那些只有記得才算數的,朱天心交出了後四十回,她的《三十三年夢》。

實際動筆的驅力,跟她的女兒謝海盟有關,謝海盟是出櫃女同穆斯林亞斯伯格人,整個人格表明著與生活環境的格格不入書初場景是2013年,謝海盟在京都參與《刺客聶隱娘》拍攝即將收工,朱天心與唐諾想去跟女兒會合,那時因為動保議題,她與女兒已經冷戰三年。曾經鋪過許多次台階,皆失敗,她想藉著京都,動用曾經有過的美好回憶去中止戰局,皆無效。

朱天心說,「她和唐諾還是有說有笑,我只能很傷感地拍他們的背影。當時有種感覺,她想把我逐出她的生命。我覺得說,那好吧,妳不要這些我們共有的回憶,那我記下來,所以回來就開始寫。」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70428  

智美在小學畢業的那一年春假,處在轉大人尷尬期,開始不明原因頭痛,功課退步,厭惡男老師對女體的注視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是什麼?」智美夜夜夢見自己變成怪物。不是小孩,也還不是大人,「雖然我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但既然大家都落荒而逃,可見我真的是怪物」,少女在鏡中尷尬顯像。

智美到底怎麼了?「是螺絲鬆了吧!」母親這麼說。

智美一家有五個人,翻譯家的父親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就和母親吵架。阿公幾乎每天都窩在儲藏室內,拆解那些舊家電或家具再重新組合。

媽媽外出工作,弟弟喜歡看書又博學。鄰居的老人經常大聲責罵他的太太,堅持不願意將占據了他人土地的圍牆移回原位。

智美都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向外踏出一步。沒有人發現智美已經要離開小孩子的領域,沒有人發現她已經長大,甚至被變態偷襲了胸部。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70424  

在北歐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街角,有家叫「海鷗食堂」的日式小餐館開張了,店主兼廚師是個名叫幸江的年輕日本女子,她一個人懷著浪漫簡單的理由從日本逃到芬蘭,打算用她母親傳授給的簡單美味的飯團作為餐廳的招牌菜,希望能以溫暖平實的料理,為吃者帶來快樂。

小食堂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好奇,三不五時就有人在玻璃窗外張望,開張一段日子始終沒有半個客人上門來吃點東西,在沒有客人光顧的日子裡,幸江依然每天去市場購物,把店打掃得一塵不染。

直到某天終於有個芬蘭當地的哈日族年輕人湯米,為了想要更了解日本文化,走進店內點了第一杯咖啡,海鷗食堂總算正式開張。

沒多久店內先後又來了兩個從日本來赫爾辛基的女人,綠與正子,綠是丟了工作,父母過世的中年女人,陷入徬徨不知所措的她隨便用手指點了地球儀,點到芬蘭,於是就買了張機票飛到赫爾辛基。

熟女正子是因為航空公司搞丟了她的行李,被迫得在赫爾辛基停留。幸江收留了她們在店內打工,於是不同年齡不同理由懷著不同人生故事的三個日本女人在海鷗食堂相遇相知,一起為海鷗食堂的生意奮鬥。

「海鷗食堂」的主餐是芬蘭人不甚熟悉的日式飯糰,幸江一開始很堅持只提供飯糰,以致於上門的客人頂多點杯咖啡便離去,直到第二個加入的成員綠,提醒幸江必須遷就當地飲食習慣,才開始製作北歐當地人愛吃的溫熱肉桂捲麵包,這也反映了幸江與綠面對自己人生的不同態度,執著於媽媽味道的幸江懷著推廣日式飯糰來到芬蘭,而一生隨波逐流的綠,反倒能夠隨遇而安融入外國生活。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 Apr 20 Thu 2017 15:11
  • 團扇

20170420  

一九六五年八月六日,兩艘台灣的海軍軍艦趁風狂雨猛,執行偷渡特務到對岸進行情報工作。因內奸的出賣,敵人滲透到艦上偽裝成我方軍人,兩艘軍艦一遭中共擊沈,另一艘艦長遭槍殺,部隊長胡嵩詮將軍與其他幸存弟兄被俘至對岸。

政府發佈新聞稿,宣稱兩艘海軍軍艦與中共發生海戰,兩艦皆沉沒,五名落海官兵被魚船所救,部隊長胡嵩詮少將與其他官兵已「壯烈殉國」,並在海軍營地為他樹立烈士紀念碑。但是將軍夫人始終相信自己的丈夫仍健在,不信他已經為國捐軀的官方說法,政府為避免麻煩,快速安排將軍夫人秦淑娉和女兒前往美國生活。

胡將軍的妻弟阿衡從被毀的軍艦落水獲救之後,不回台灣,反而進入中國,追尋姐夫的下落,費盡千辛萬苦才找到將軍姊夫的阿衡,十七年後才把姊夫還活著的消息帶給表姊秦淑娉。

胡將軍被擄至大陸,歷經磨難,拘禁,審問,遭受骨碎筋折的酷刑,下放新疆勞改,九死一生。

秦淑娉容貌秀麗,受過很好的中國傳統教養,能書能畫,喜用團扇,她雖遭此鉅變,對丈夫的愛卻堅貞不移,一心相信他沒死,設法找尋,營救,夢想著團圓的日子。

作者韓秀用團扇象徵分而合的期待與完成,她引班婕妤詩說:「圓形紈扇綿延上千年,而團圓似明月則清晰無比高歌出中國人呼喚團圓的心聲。」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Apr 18 Tue 2017 15:43
  • 遇見

20170418  

開頭第一篇故事裡,在一個叫作「命中註定遇見愛」的交友網站,始終執著於大學時一段若有似無戀情大齡未婚的小兔遇見熊。那一晚,熊傳來一則訊息:小兔,妳睡了嗎?替她註冊這個交友網站是她大學時代的舊情人馬修。

因戀愛遍體鱗傷的女老師,在另一個故事裡成了縱容丈夫和女學生上賓館的普渡慈航。老師家中舉止秀雅的印傭,也輾轉於不同情節,是談異國戀曲的少女,是苦苦尋覓情人的按摩師,是介入他人家庭的小三⋯⋯外籍勞工、九二一災變後的中部土地變貌、宛如報紙社會版的畸人。

這些短篇裡的女子都對於過往與未來進退失據,無法前進,只能停在現在刻度裡不知道在幹嘛的人。

書中七個以人名為篇名的短篇小說,可拆開獨立閱讀,但也各有隱密鏈結。一如書封一團剪不斷也釐不清的紅線,相同的人物出現在不同篇章中,前一個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下一個故事的配角,這個角色眼中理所當然的現實,在下個出場角色看來卻是鬧劇一場。

這部以人名角色串連的短篇連貫故事,運用了臉書、微信、Line種種現代社會的方便社交平台,充分說明了愛的撞毀能力。我們因此相信,愛可以碎成短篇,末了卻折射出一幅清晰立體的愛情浮世繪。

18個角色,遊走於7篇小說之間,任意流竄於不同故事,他們彼此錯過,然後再彼此相遇。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70415  

幸田文六歲時母親去世,七歲時在父親的教導下,自這時開始記錄「廚房帖」,也就是廚房菜單的種種,十四歲,不同於一般家庭由母親教導家務,而是接受父親的全盤家事教育,之後,持續數年,開始掌廚,也替父親準備晚間的小酒。

所以她說廚房是人生的教室,父親是我最嚴格的導師。

十六歲以後的人生,全都奉獻給廚房。

「多則為鄙,這句話妳要記住。無論再好的東西,也不需要裝滿。」

自中學一年級奉命替父親準備下酒菜開始,她常常挨父親的罵。菜量太多粗鄙、太少寒酸,過酸、過鹹、過甜都令人火大。碟子擺放太近卑屈,太遠則完全不像樣,太快太慢也都不得體,要優雅地「盡量及時」地端出小菜。

四十七歲住進東京著名的紅燈區柳橋的藝妓家,當包吃住的女傭,親身體驗了日本草根女性的苦楚和人生滋味。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70412  

在演員楊懷民的臉書看到一小段,他曾和華視的當家花旦于珊演的連續劇〈秋海棠〉,看到片頭介紹主角名字突然想起來這本小說我看過呀,因為是在課堂上偷看,小說被數學老師沒收,我被導師罰每天放學後多留半小時掃落葉燒垃圾。

小說只看了一半,一直掛念結局,無奈老師遲遲不肯把書還給我,等很久很久書發還了,同學急著把書要回去,因為借給我太危險了。

曾去書店找,店員竟然沒聽過這本書,這樣不了了之。

二十幾年過去,我又想起這本書來,文化中心館藏有兩本,好像從沒人借閱過,因為書後到期還書日,是空白的。

《秋海棠》被譽為民國第一言情小說,是秦瘦鷗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鴛鴦蝴蝶派的顛峰代表作。

故事講述民國初年,性格溫文正直秋海棠,幼時家境貧寒而入了戲班,因相貌俊秀,反串花旦。開始登台唱戲後,扮相美,嗓音甜潤很快成為知名乾旦。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20170410 (2)  

《東京小屋的回憶》是女傭多喜單獨度晚年,她把當年在平井家生活的回憶用鉛筆寫在本子上,給偶爾來看望她的外甥小兒子看。

在摩登昭和年代在東京郊外三角紅屋頂小洋房裡的沙發,留聲機,聽西洋古典音樂,去銀座百貨公司吃西餐……多喜對當年的生活始終非常迷戀,她不謹憧憬美麗的時子太太,掛念身體虛弱的恭一少爺,而且衷心捨不得毀滅在大轟炸中的洋房,和屬於自己的女傭房間。

在昭和年代,生活條件比較困頓的鄉下農家,會將十幾歲的女兒送到都市幫傭,負責張羅主人家裡的所有家務。比較有錢的人家,可能不只雇用一名女傭,而是由多名女傭各司其職:煮飯、洗衣、打掃、帶小孩,甚至守住男主人或女主人的祕密。

像多喜為了平井家的完整,嚴謹保守時子太太和平井先生公司年輕玩具設計師板倉相戀的秘密。

當年十三歲的多喜離開家鄉山形縣,由親戚介紹到東京知名作家家中幫傭,後來轉到年輕美麗的時子太太家幫忙帶孩子做家務。後來時子太太再婚,帶著兒子恭一,女傭多喜嫁入平井家,住進一幢有著紅瓦屋頂的小洋房中。

多喜回憶道:「現在任何人都知道,東京奧運不是辦在一九四○年,而是在一九六四年舉行的。但是在一九三五年時,所有的人都認為五年後要舉辦東京奧運。即使沒辦,也是被那個像藥名的北歐城市取而代之。直到現在,我想起東京當時的興奮氣氛,都會高興。」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70407   

修文高中三年級的宮前由希子死了。

西原莊一是由希子的同學,突然得知這個噩耗,幾乎無法接受。所有老師口徑一致,都說由希子是因為車禍而死,但卻極力隱瞞事故的細節。

在葬禮結束不久後,校園內傳出各種謠言,有人說由希子懷有身孕,發生車禍那天就是去婦產科看診,要回家的路上被貨車撞死,由希子的死可能與學生指導部老師御崎藤江有關。

西原莊一決心查出女朋友死亡的真相,他和由希子最好的朋友楢崎薰,棒球部的投手一正前往車禍附近的咖啡店打聽,問出當天就是御崎老師在巷弄追由希子,她才會慌張奔跑出來而被貨車撞上。

面對莊一的詢問,御崎老師矢口否認。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70403  

插畫家因為駐村工作,離開台中南下,他只當是在度假。沒想到台南夏天太陽的炙熱超乎想像,於是他選擇在傍晚四五點的時候出門,傍晚的街道,染上一點金黃,古樸的色調,讓街道巷弄沉浸在一股安靜,有別於白天的浮躁。

於是他希望自己待在這裡的每天,都能以畫記錄一幅黃昏時刻──Before Sunset,安靜的城市日落時分,那是屬於插畫家的安靜的時間。

插畫家說:我喜歡走路,放空的走著,等著許多畫面告訴我他們的故事。於是開始了這系列的創作,也開啓了他對自身生長環境的新視野,甚至擴及其他城市,本書除了畫作,更有這一心路歷程的文字敘述。

在看見《安靜的時間》這書的第一眼,封面上那或走或站或臥的三隻貓,讓我想著,每個人每天都有一段稱不上祕密,但也不足對外人道的,安靜的時間,讀著他的文字與畫作,看貓狗對峙的喧囂,竄入市集與公園,最後浪蕩到小巷弄。老屋與鐵花窗、斑駁的白牆和有點乾枯的盆栽,那一抹顏料明暗變化,是否暗示著這家主人已經回來了?如果在家,是在準備晚餐嗎?或是,這一天他都沒有出門,困在無法對人言說的難題中,被迫依序等待夜晚與黎明逐一到來?每一頁畫面淨化深具療癒感,文字誠摯動人。

漫無止境,是徐至宏在安靜的時間裡所感受到,並試圖傳遞的。以話以畫尋找城市的靈魂,看見生活空間中漸被遺忘的單純和安靜。

可我還是不喜歡天空中高壓電線亂入,兩側住戶一齊以冷氣機夾攻已窄的窄巷,攀爬與歪斜著的水管,以及各自為政的建材與風格。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70331  

為了尋找二十年前赴京趕考就此音信全無的父親,在母親過世第五十天孟河決定女扮男裝,帶著那疊母親憑記憶所畫父親畫像,進京尋父。

船夫之子金河為一圓老父的期待與夢想,決定上京參加科舉。在搭載滿船赴京趕考學子的船上兩人不期而遇,相談甚歡。年過六十的老丈,已落榜了十七次,決定再賭最後這一次,再參加一回科舉。

三位主角相遇於冰河上的渡船中,冬日寒天,河面上無預警結了冰,整船人的生命陷入危機,金河從小隨父親在船上生活工作,熟知應變方式,危機時刻,挺身而出,在船頭以斧鑿冰讓船能順利前行,代價是他的手因凍傷,廢了,無法拿起筆寫字,自然不能參加考試。

由老丈送金河盡快往洪神醫處醫治手傷,孟河又做了決定,她要代替金河應試,約定放榜日,三人在皇榜前見面。

余秋雨的小說《冰河》故事發生在時空不明確的古代中國,一個男扮女裝的少女孟河明著赴京趕考,實則千里尋父的故事。

故事的發展跟我們熟悉的孟麗君一樣,孟河在科場高中狀元郎,一日看盡長安花,還被公主欽點差點成了駙馬,最後智急脫困,與情郎金河終成眷屬,歸隱漁樵。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70328  

妳(你)們對孫越叔叔最早的印象,是從那兒開始的呢?

我是從陶大偉主持的兒童節目〈嘎嘎嗚啦啦〉認識孫越的,然後是他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搭錯車〉裡撿破爛的瘖啞人,麥斯威爾咖啡廣告裡說: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公益廣告提醒人們:夜深了,打個電話回家吧。

有人說是從七0年代台視綜藝節目〈小人物狂想曲〉夾在張小燕,夏玲玲,陶大偉間,因為總被欺負的可憐兮兮,用眼白看人的傻人。

年齡再大點的人會說:孫越啊,早期電影裡總演壞蛋,萬惡匪幹的傢伙嘛。

孫越在書裡這麼寫:「演了兩百部左右的電影,幾乎都演反派。因為演壞人,連妝都可以不必畫。」意思就是說,長著一張壞人臉。

可我看見的孫越叔叔他是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人,原來那時他在巧妙機緣牽引下信仰了基督教,對主非常虔誠,還戒了三十七年的煙癮,並誓言終身做公益,拍完(《兩個油漆匠》後退出演藝圈,不再做商業演出。我還記得,那時這則新聞引起很大的討論,因為不明白孫越叔叔是個怎麼想法呢?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