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相簿空間不夠了,才知道自己有多愛隨手拍,
整理照片的速度又太慢,屯積數量可觀的相片,趕緊來出清幾張吧。
這是4月9日在「童樂公園」拍的流蘇。
流蘇看來頗為瘦弱,應該種下的時間不是很久,仍然努力盛開。
手機相簿空間不夠了,才知道自己有多愛隨手拍,
整理照片的速度又太慢,屯積數量可觀的相片,趕緊來出清幾張吧。
這是4月9日在「童樂公園」拍的流蘇。
流蘇看來頗為瘦弱,應該種下的時間不是很久,仍然努力盛開。
落新婦 Astilbe 為虎耳草科家族的植物,這一類植物原產於中亞東部及北美的溫帶地方,台灣也有一兩種野生種,分布於高海拔地區。
這類的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公分到1公尺左右,葉叢生於根基,三出羽狀複葉,具長柄;花序密布腺毛,花瓣大約1公厘長,
花期約在4、5、6月,會長出長長的花穗,形狀有如蓬鬆的泡沫,所以落新婦的別名又稱「泡盛草」。
野生的落新婦較不具觀賞價值,目前歐日所流行常見的落新婦,都是經過改良的園藝種,花穗較大色彩也較具變化性。
園藝種的落新婦也可採播種繁殖,在台灣的播種適期為秋播,播種後約20-30天發芽,在台灣以實生繁殖,
繡球花像千面女郎,花色變化萬千,神秘又絢爛,其實繡球沒有花瓣,用絢麗的萼片冒充,
受到栽種土壤酸鹼的影響,所以也可作為天然的酸鹼指示劑,偏酸的土壤花色會偏藍,
土壤偏鹼就會變成粉紅色,而不同紅藍混合的比例下,就產生變幻莫測的神奇花色。
花色呈漸層變化,花心成了深海的藍綠色。
原生種是「額紫楊花」(日語:ガクアジサイ,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f. normalis),
看到它時,以為是含笑花。但是葉子不一樣。
查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夜合花。
夜合花,花朵呈圓朝下,香氣濃郁帶著鳳梨甜香味。
含笑花,花朵小巧橢圓向上,喜歡陽光,有似水蜜桃果香味,二者都是香花界知名度頗高的香花植物。
時間飛快,轉瞬間又到媽祖婆生日。
早在進入農曆三月,為媽祖婆暖壽的活動一波又一波,我還是習慣三月二十三這天去向媽祖婆說:祝您生日快樂。
元宵節前和小翔來拜拜,她指龍柱,疑惑地問:原來不是這樣子吧?
每年注意巷弄某戶院子那幾株美人櫻花開時,旁邊停車場的酪梨樹,花也開得密集,不注意它也難。
他們種得酪梨果皮深綠色,非常光滑,形狀像似保齡球瓶,跟在超市看到進口外皮紫黑色,佈滿凸起顆粒瘤不同。
農業資料說明,不同品種的酪梨,果皮顏色及整體形狀都可能不同,
長壽花。
景天科伽蘭菜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莖葉多肉化能儲藏水分與養分。對生卵形至圓形葉,葉緣有鈍鋸齒。
莖端與葉腋伸出集繖花序,基本花瓣4枚。
育種家使用長壽花與同屬植物進行雜交,以求花型、葉形與株型的變化,並增進對氣候條件的適應性。
這是第一次離流蘇樹這麼近,可以清楚看到流蘇花的模樣。
雖然旁人說:這流蘇不漂亮,花不夠密集。
與花相見也是講究緣份的,聽說有流蘇爆開的公園,不是太遠,就是時間不能配合。
因為來看貓,而能與這株流蘇樹面對面,何其幸運。
有時專程尋花,追花,總是撲空。
有時,無意間路過,迎面而來的就是美到眩迷的繁花美景。
極少從豐圳公園旁過,因為正進行路面打補丁的路平工程,道路管制,
轉彎需繞路,鬼使神差騎過兩個紅燈,才驚覺騎過頭了,跟著前車右轉,過了活動中心,
瞥見這棵櫻花,有人在拍照了。
我應該看過桃樹。
小時候去跟父母去親戚家果園,年齡長我許多的表姐帶我們去摘桃子吃。
只記得那桃子酸澀難入口,還有果園的黑蚊十分兇悍,臉頰和手臂被叮了好多紅腫咬包。
不止桃子難吃,連紅肉李也不好吃,酸,苦,澀,連舌頭牙齒都生氣抗議。
以前不懂得欣賞樹木對環境的美好,只大略明白書裡說:大樹底下好遮蔭。
盛夏日頭毒辣時,能待在這棵大樹底下躲避日曬,是很舒服的小確幸。
看看這粗壯的樹幹跟茂盛的氣根,深入地下也是支持樹體的支柱。這是很有年歲的榕樹。
常看到有人分享穿漢服在臺灣民俗文物館,拍角色扮演照片。
也常看新人在這裡拍婚紗。
跟小翔來民俗公園閒逛,喝飲料時,免不了進民俗文物館東瞧西看。
左邊廂房有傳統婚禮文化展出。
這次喜服是由蘇拉蜜囍服提供龍鳳褂。
春天追花,追不停。
追了櫻花,桃花,九重葛,向日葵,繡球花,炮仗花,黃花風鈴木,照片都還全沒整理好呢,緊接著又是杜鵑花盛開時。
從社區小公園,分隔島到學校圍牆外步道,只見絳彤,緋朱赤一叢,乳白一叢,紫絢爛逼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