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詞人周耀輝母親過世時,他趕不及見最後一面,因為太悲慟潛意識逃避面對母親離世事實,有天他在一處廣場呆坐一下午,強烈思念母親讓他決定以文字證明母親的一生沒有白過。
1949年十五歲的周媽媽跟隨鄰居一家人從廣州來到香港,原本以為會嫁給那家人的兒子,後來她外出工作認識了周耀輝父親結婚自組家庭。
周耀輝二歲時,他的父親離開家庭,留下母親一人帶著他和姊姊相依過日子。
遠赴加拿大的父親和他早年在廣東妻兒團聚共同生活。兩個月寄來一張兩百塊支票給他們母子,那時郵寄常延誤,他見母親愁眉不展擔心付不出房租,收到支票時,母親展歡顏牽著他的手到銀行兌換成現金。
60年代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過日子,住在政府安置窮人的3坪小房間,和從各省逃難暫居的婆婆媽媽和睦相處,過年前細心指導她們如何蒸出美味年糕,蘿蔔糕。
當年逃難到香港的人很多不識字,周媽媽卻唸過書,會幫鄰里寫信回鄉。她寫字很用力,周耀輝想像,這是她在惶惶生活裡慣有的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