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上帝是一隻兔子》講述一對兄妹的成長故事。妹妹艾莉八歲就在餐桌上談尼采,總是說實話引來老師同學的側目,想要朋友卻總被傷害。
哥哥喬面對受傷害而懵懂的妹妹,他用一個少年簡陋但溫暖的方式保護她,即使自己徬徨迷思,也要遠遠守護著妹妹。
你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長成大人後,回想起幼童時,曾對著身邊的花草或動物說話,並深信真的曾聽過牠們的回答,那是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會聆聽我們說話,直到我們的心受了傷,努力忘記發生過的種種傷心事,並關起被聆聽與願聆聽的大門。
書中透過住在民宿中的不同人分別訴說有關親情,愛情(異性戀,同性之愛),青春與年華老去。作者帶我們從1968年走到21世紀,場景遠從英國鄉間,倫敦,然後跨越大西洋來到紐約,透過艾莉的閒話家常將世界大事與人生重要事穿插在故事中,把日常生活添上魔幻氣氛,將不幸的遭遇在幽默逗趣的優美段落中來回由不同人說出不同見解,把誰也沒有答案的人生困頓寫得如神喻。
成長的苦澀主要來自我們失去了勇氣,在期盼愛與被愛的勇氣裡,哥哥送給妹妹一隻兔子,取名「上帝」,以避免妹妹再被人傷害。
喬對妹妹說:「如果這個上帝不愛我們,我們要自己找到愛我們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