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食字獸的最愛 (10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Mar 03 Thu 2016 16:05
  • 贖罪

20160303  

純樸的鄉間校園內,竟發生駭人聽聞的女童兇殺案。受害者的四位好友,是目擊兇手的唯一證人。

但四位女童對於兇手長相眾說紛紜,導致案情陷入膠著。痛失愛女的母親,將女兒的死歸咎於四位女童,於是對她們發出最後通牒:「在追捕時效期滿前,妳們去找出兇手來!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

但沒有人預想到,這句話就像是被害女童的冤魂,十幾年來糾纏著這四位女孩,一路將她們推向各自的人生悲劇。

湊佳苗果真是個說故事的高手,在《贖罪》一書中,她幾乎沒有浪費任何一個細節,或是字眼,而在有限的篇幅之中,卻能刻劃出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性格,在面對同一個事件的當下,所產生出來的不同心理。

透過小女孩們在案發多年以後的各自獨白,那被長久壓抑的怯懦、不安、孤獨與恐懼,幾乎還是讓人感到如在目前,親眼看見一雙雙驚恐又沉默的黑色眼睛,訴說著一場永遠沒有結局的故事。

湊佳苗用四位女孩與被害者母親的輪番自白,讓讀者從不同角度拼湊事件始末。愧疚與恐懼,是受害者母親手中最大的籌碼,只需要稍加煽動,這些負面情緒便會自體繁衍無限擴大,最終讓一切分崩離析。但比起因痛失愛女而失控的復仇,不受控制的愛,或許才是一切悲劇的起頭。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20160302  

六歲女孩梅西在父母離婚之後,法官判定雙方輪流照顧女兒,這對怨偶便藉著女兒和自己同住的時候,大肆謾罵對方,藉著單純的女兒來傷害對方。

不久,這對父母分別都和比自己年輕的對象再婚,梅西對新爸爸和新媽媽充滿好奇,而他們也相當喜歡梅西,甚至也很喜歡彼此。除了四名父母,她還有一位家教老師威克斯太太,雖然這位老師教學不太靈光,但是對這梅西的愛卻不容質疑。

單純天真的梅西一心渴望父母的愛,但偏偏父母對她總是別有用心,於是她將希望寄託在繼父,繼母身上,但是道德感強烈的威克斯太太卻大力反對,即使繼父和繼母後來都已經和梅西的親生父母離婚,她的家教老師依然認為這兩人的關係並不正常,也不適合撫養梅西。最後威克斯太太終於說服了梅西,小女孩也知道只有她的老師才是真心對她好,因此決定離開四名父母,和老師一起生活。

《梅西的世界》背景在19世紀英國倫敦,作者透過誇張小說情節搭建的舞台原生父母離婚搶奪女兒,原本分屬不同家庭的繼父母偷情,梅西對繼父移情式地愛戀恰恰讓情緒演出驚濤駭浪的轉折,讓亂竄的情緒,敲響每個人心中的共鳴。

大人世界的虛偽、不堪,讓孩童的天真成為渴望。梅西的天真,成了大人躲避的純淨天堂,她不經意的童語童語,化解大人的煩惱與憂愁,大家都想爭取她的愛與認可,看似擁有四個人的關懷討好圍繞在她身旁,又把她推來推去的大人其實很脆弱,他們分不清楚真正的愛是什麼,能給的都是物化的東西,只有梅西知道什麼是愛一張可以安心入睡的暖床還有穩定的生活,只是這些,從來不多。作為孩童,父母就是她的仰望,不論原生父母如何傷害她,她依然抱著存在於天性裡的愛與在意,投向難以回應的遠方。

從最一開始,梅西對於父母離婚這件事還有些懵懵懂懂,父母對彼此的謾罵聽在她耳裡,她也不會分辨好壞,於是父母叫她說什麼,她就說什麼,這時候的梅西其實「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她慢慢發現父母是如何利用她的無知,內心的怨懟和無奈只能化作無聲的抗議,於是她「知道了,但是不說出來」,甚至表現出愚笨的樣子,認為這樣父母就再也不能利用她,只是如此一來,梅西對父母而言也就失去了價值;最後,梅西知道的愈來愈多了,她還知道了繼父、繼母之間的不正常關係,但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本來就不正常,所以她一時也不認為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只知道繼父愛她,繼母也愛她,這樣不就足夠了嗎?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60226 (2)  

《蘇菲的抉擇》整個故事是以一個失業的年輕編輯自述形式展開,丁哥帶我們進入1947年的美國,在布鲁克林一幢公寓裡,當時他21歲,剛從二戰美國陸戰隊退伍,立志成為作家,在分租公寓他遇見了蘇菲跟她那精神瘋癲的猶太籍男友納森。

蘇菲與納森是對瘋狂戀人,蘇菲是來自波蘭的猶太人,也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納森是紐約布魯克林的猶太人,是天才也是偏執狂的瘋子。因為年齡接近,三人無話不談成為好朋友,經常一起喝酒烤肉野餐。

住樓下的丁哥寫不出東西,歸咎於樓上戀人太吵了,夜晚他們瘋狂地滾床單,撞擊碰撞聲,嘶叫謾罵聲,那兩人就像發狂的野獸在撕咬搏鬥,彷彿在釋放最後的生命之火。

多疑狂躁的納森經常辱罵毆打蘇菲,蘇菲或許懷著負罪的心情,默默承受著情人的暴虐,以解脫沉重的精神負擔。

丁哥癡狂暗戀蘇菲,他感受到蘇菲跟納森間濃烈又近乎變態的情感糾纏,不捨她承受精神和肉體的痛苦,決定向她坦白自己的愛意,並帶她離開紐約回到丁哥的南方家鄉。

同行路上,蘇菲說出自己的過去,納粹占領波蘭前後記憶,在集中營經歷的不堪以及她可怕的秘密。命運安排她一生面臨過幾次重大抉擇,決定僅是一念之間,然而每一次都是生離死別,使蘇菲日後承受無盡的痛苦與自我譴責。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DSC06501  

如果說,散步就是一種旅行,那麼楊明這些年的旅行也是一種散步。因為工作的關係楊明多年來旅居生活中國南方多省,行跡也以此大範圍走踏。

《酸甜江南》便是這楊明這幾年旅行的記述。從書名看來是標示飲食書寫,然而比起諸多飲食書寫,卻是多了文人的散步,作家走踏是文學之遊,味覺的行旅。

客居江南數年,楊明筆下的江南是:唐詩宋詞浸潤,是民國文人流連,是祝英台白素貞纏綿,是乾隆幾番惦念,是涼拌馬頭蘭的清香,清蒸大閘蟹的鮮甜,蝦仁鱔爆的滑,大煮干絲的淡爽,燉獅子頭的軟糯濃郁,這樣的江南一語說不盡,化作酸甜味。

楊明幾乎走過江南的小村小鎮,水鄉湖澤,比一般訪客有更深的體驗,她認識的江南是「文學裡的江南,飲食裡的江南。」不是觀光客眼中的江南。

文人旅行不免尋覓作家故居或行腳走踏過的履痕墨跡,地方因有文化墨漬而銘刻下風雅,不管詩詞賦文,書寫讓地名鮮活深沉,不止是地圖上一個符碼,或是照片裡的一幀風景。

在填飽肚子之前或之後,必然會參訪古今文人的故居,訪郁達夫風雨茅盧,品嚐周作人筆下江南野菜,琦君幼時遊玩滿覺隴桂花雨香滿天足以製醬,登金華八詠樓遙想李清照避難心情復念〈武陵春〉,海寧的徐志摩古宅,紹興的魯迅,揚州的朱自清。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60222  

凱蒂,是一位為了挖掘事件真相不顧一切的熱血記者,大學畢業後即在《正文之外》雜誌撰寫新聞專欄,因表現優異,被挖掘主持專門報導社會議題的節目《三十分鐘》。

某天,收到一位聲稱被老師性侵產下一子的女學生寄的黑函,沒有經過仔細查證,自認正義感十足的凱蒂,就在節目中披露這位老師的惡行。節目播出後,引起軒然大波,飽受學生敬重,婚姻美滿的柯林老師,成為眾矢之的對象,柯林老師捍衛自己的聲譽對凱蒂和電視台製作單位提出告訴,經過查證,DNA檢測出爐,沒想到這一切都是那個女學生不滿老師拒絕她愛的告白捏造的假事件。

凱蒂因為報導這則學生捏造的新聞,讓自己和電視台都吃上官司,判賠柯林老師四十萬歐元。恐怖的不是巨額賠償金額,而是凱蒂的住處遭到以痛恨狗仔名義的不明人士在她住處大門塗狗屎,潑紅漆,寫恐嚇文字。

男朋友離她而去,房東趕她搬家,《正文之外》雜誌的廣告贊助商要求辭去凱蒂,否則將徹掉廣告贊助,凱蒂被停職了。

前男友落井下石寫了篇不實報導,讓凱蒂的名聲更糟更臭,簡直無路可逃。

正當她開始迷惘,對於記者真正的使命感到懷疑時,《正文之外》雜誌總編輯,也是她的心靈導師康斯坦斯過世了,留下一份記錄著一百個名字的清單,讓凱蒂採訪寫出這些人的人生故事。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60217  

少女戴維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17歲那一年,父親在自家開設的雜貨店因一樁搶劫案遇害身亡。戴維表面看不出悲傷,甚至在父親喪禮上也留不出眼淚,然而喪父之痛猶如掏空心靈的巨獸,讓她幾乎無法呼吸,她只知道她的人生再也不一樣了。

戴維的姑姑和姑父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沙摩斯的核能研究所工作,膝下無子女。建議戴維的母親帶著她和弟弟遠離這片傷心地,到那裡和她們一起生活。在大自然的療癒下,戴維終於痛哭失聲,就在這時,她認識了少年沃爾夫,他的父親在安寧病房等待生命慢慢走到盡頭,兩顆受傷的心彼此安慰。

剛始沃爾夫不肯說真名自稱是小狼,他送給戴維洛沙摩斯特有的石頭,宛如眼睛,據說能帶來幸運。戴維就頑皮的說自己叫老虎,因為老虎比狼兇猛。

戴維開始到醫院擔任志工,看生老病死,看小狼堅強面對父親離去,不僅讓她重拾冒險的力量與生存的勇氣,也幫助她的媽媽和弟弟小休克服失去父親的悲傷,當姑姑希望戴維母親再婚,她要收養她們姊弟,基於對父親的愛,戴維媽媽克服突然的搶劫案失去摯愛之人的悲傷,決定回到他們曾經與父親共享快樂的家。

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一個暴力犯罪事件,不過《老虎的眼睛》並不是要談暴力,而是關於突然間失去摯愛之人的巨大悲傷。   

如何從悲傷中走出來,回到正常生活,家人的互相扶持很重要,友誼的力量更可貴。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20160215  

《安妮日記》,是從二戰在集中營病死的荷蘭裔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遺留下來的日記,從1942到1944年,跨越安妮十三到十五歲。

書中的內容摘錄自安妮在納粹佔領荷蘭的時期所寫的日記內容,並在戰後由她倖存的父親加以整理出版。經過挑選整編後出版。

安妮在13歲生日(1942年6月12日)開始有著寫日記的習慣,她想留在日記裡的,並非戰爭底下尋常生活全貌,而是她自身,就是她--這本日記的作者,在那緩慢冗長的歲月裡,想了什麼,做了什麼。

德國攻佔荷蘭後,開始限制猶太人的行動,買東西都要排隊,猶太人往往只能買到最差的食物,每個人都在挨餓,傳染病肆虐,醫生不出診,竊賊四起,無時無刻提心吊膽空襲時的恐懼。

安妮的父親奧托得到消息,納粹開始將猶太送往集中營時,在父親所信任的一群同事的協助下,一家四口和另一家人,在阿姆斯特丹運河邊一座三層閣樓中的辦公室上面的密室度裡,他們成功躲藏了兩年零一個月,直至1944年8月被人告發逮捕送進納粹的集中營為止。

在這八人分送到不同的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在戰爭裡存活下來。安妮和姊姊瑪格特在1945年4月,英軍發現解救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的前一個月左右因感染傷寒前後病逝。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160212    

十六歲少女莉絲從出生前就不平凡,她是個試管嬰兒,她腦外科權威醫師的母親,想要一個承襲自己高智商集美貌運動家體能的女兒,但她不要婚姻,精心挑選名校物理學教授捐贈精子,從出生那刻開始,莉絲的人生已被策劃安排好,三餐飲食由營養師設計準備,穿母親規定的衣服,上那所學校,學才藝,參加那種夏令營,每日行程,還被規定必須上醫學院腦外科,即使她內心的願望是成為FBI電腦犯罪組的探員,仍得照母親的安排計畫走。


十六歲暑假母親安排莉絲上醫學院先修班,她卻想去度假,和母親爆發口角衝突後,她離家逛大賣場,巧遇同學茱麗,對方邀她晚上去夜店玩,兩人買了許多青少女流行衣服,鞋子,還穿耳洞,將棕髮染黑,用她對電腦的高超技巧,為兩人偽造已滿十六歲的身份證。

兩人在邂逅夜店老闆亞歷跟他的表哥依亞,兩人接受邀約去亞歷家玩時,莉絲的人生從此天翻地覆。她們決定想不到亞歷與依亞居然是俄羅斯幫派份子,那晚,因亞歷黑吃黑,幫派派人找上門殺了他,茱麗剛走出臥室門口竟也慘死槍下,依亞竟是共犯,莉絲僥倖逃脫,卻成了幫派追殺的目擊證人。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0160205  

小說書名就叫《黃色小說》,你們沒看錯。

這是青年小說家黃崇凱最新長篇,他為時尚雜誌撰寫多年性問專欄,為回答各種「疑難雜症」,他用功的研讀生理、性學、愛情及生命、哲學等等書籍及相關資料一一透徹掌握,溶入這本書,構成本書的結構。

書中他以專欄作家的身分,交代自身成長,間接安置短篇小說與問答,還時常自問自答做實驗,甚至穿梭時空,以想像力進入提問的男男女女生活之中。

既是標榜黃色小說,該黃的部分必須到位,作為文學作品又必須到位而不越位。黃的部分,小說中的主角都淪為用下半身思考,作踐自己。還把社會事件編入故事中,更多的是情色秘辛,像情色版的「白雪公主與七矮人」,色情片女主角全程讀著谷崎潤一郎的「鍵」,「神雕外傳」裡的黃蓉與所有男性皆有一腿,飯島愛的崛起與隕落,這些都被必須做足功課,才能說與讀者知道。

「我很想知道厲害的小說長怎樣,只要聽別人講哪些小說很厲害,我就跟著讀,也真的讀了很多,就更希望有天自己也能寫出一部厲害的、讓我像喜歡別人的小說那般同樣喜歡的小說。」黃崇凱在自序這麼寫,寫作總讓他充滿興味,吸引他不斷反覆研究與鑽研。小說的意義不在教條,因為父母親總是說不能這樣做那樣做,因為背德還害人害己,但新的一代說:不那麼做,就不知道怎麼做人。從怎麼做人到學習人性,《黃色小說》小說的寓意並不小。

情慾問題無限小,但也無限大,正因難以言說,於是小說家只好以身試法,不斷在文字間變換姿勢探索那神祕性,重新在現實世界建設自己,錨定自己,讓虛擬的性轉化為扎實的觸感,也讓真實的性得以補充抽象的思索。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60203  

許多時候,我們向上帝祈求一樣東西,但祂好像置若罔聞,無論我們祈求得有多麼用力多麼大聲,祂不給就是不給。

派特就經驗了這樣的過程。從精神病院回到父母的家中療養,他失去婚姻、金錢、工作、房屋、車子、名聲,甚至失去關鍵性的記憶,連過去數年的歲月都搞丟了,他總是想不起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自己忽然就進入前中年期,而周圍的人對他的過去全都欲言又止。

因為一無所有,三十五歲的派特還像個十五歲的少年一樣,必須與父母同住,忍受父親的冷漠,接受母親的照顧。也像個十五歲的少年,派特回到了青春期一般的純情,「與妮奇復合」像是一句他給自己下的咒語,成為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的執念,因此他拚命健身,改變自己暴躁易怒的個性,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一個讓妮奇更喜歡的人。他也天天禱告,求神讓妮奇回到他的身邊,可是一切的努力似乎只是徒勞,妮奇還是像一縷消失的輕煙,從未出現。

故事一開頭並沒有解釋派特是得了什麼病,讀者只知道他似乎住在某個精神病院好一陣子了,究竟多久,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派特的媽媽經過一些奔走,終於讓他離開病院,接回去同住,並為派特找了一個不錯的心理醫師,讓派特定期回去醫生那裡評估狀況和用藥,以及接受心理輔導。

回到家後,派特爸完全不友善,連一句話都不願意和他交談,但派特還是極力避免讓自己再被送回那個「bad place」,他的狀況還沒好到可以正常生活──他還不能去工作,還是需要藥物控制中,他甚至感覺起來有點精神退化,三十幾歲的大男人了,卻言行思緒像個少年。所以派特每天都在家健身,出外跑步,偶爾和弟弟,爸爸一起看足球賽:他們一家都是老鷹隊的支持者,也只有在有足球賽轉播時,他爸爸才會和他共處一室,而他已經結婚生子有自己家的弟弟也會回家,一起為老鷹隊加油。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DSC06520  

《向田邦子的情書》第一部,是邦子的小妹和子在邦子過世後去她的公寓整理,發現喜歡美食,喜歡古董,喜歡旅遊的邦子還有有一個專門收集美食資訊的抽屜,在放文件稿子的箱子發現一個牛皮紙袋,裡面裝著N先生的日記及兩人往返的幾封信。

向田邦子沒有結婚,她過世二十年後,小妹和子公開披露姊姊與N先生往來的書信內容,這些情書洩漏了向田邦子秘密的感情世界,在飲食問安等日常細節中,我們讀到了一份最執著深切,卻寧可保持靜默的摯愛。

也是這時候人們才知道,她二十幾歲時曾是外遇第三者,對方是攝影師年紀比她大很多,他們的感情持續了很多年,這期間向田邦子一直住在家裡,根據和子的描述兩人曾分手過,後來N先生病倒後,無法工作,自暴自棄開始酗酒N先生的母親來找邦子拜託照顧他。

邦子的秘密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有被任何人發現地持續維持著。N先生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向田邦子被父親趕出家門,反而是在N先生去世之後的事。

在那之後一直到空難身亡的十幾年之間,究竟還有沒其他的發展,沒有人知道,向田邦子的感情生活似乎一直是個謎。

第二部是邦子妹妹和子所寫對姊姊的記憶,對向田邦子的為人多所著墨。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 Jan 30 Sat 2016 15:05
  • 火車

20160130 (2)  

因逮捕搶匪受傷而停職修養的刑警本間俊介,受到妻子堂哥兒子阪栗的拜託尋找突然失蹤的未婚妻關根彰子。

她因為個人信用破產的事被自己的未婚夫追問,竟在一夜間消失下落不明。

本間先到關根彰子任職的企業詢問相關訊息,沒想到循線追查發現事情比想像中嚴重,原來這個關根彰子,並不是關根彰子。

從住處留下的少許物品,和她所填寫的假資料判定,這是一起出於自願的失蹤案件,而且沒有任何相關的蛛絲馬跡,他幾乎可以斷言,她在逃跑。雖然還不知道追趕她的是什麼。因為是緊迫釘人的追趕,所以她拼命的逃跑,用盡心思,提心吊膽。

《火車》是宮部美幸在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化時寫的社會推理小說。看到書名時還以為是講跟火車有關的謀殺,或是利用時刻表製造出不在場証明之類的故事,事實是跟火車完全沒關係。

書名之所以叫做《火車》,來自書開頭扉頁的一句話「一輛冒著火的車子,將生前做過惡事的亡靈載往地獄。」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20160127  

十八支寫光了墨水的原子筆,標示了簡媜中古人類的身世,出版社打出「老年生活GPS導航散文」來宣傳本此書,原來比「認老」更艱難的事就是「不認老」。鏡頭前那些年過五十的美魔女們,回到家換下緊身小可愛,應該也是轉身找老花眼鏡,邊捶背邊綴一口保溫瓶裡紅棗參鬚茶吧。

中年如上半場結束的傷停補時,離真正結束還有一段距離,卻已氣力耗盡,傷痕累累,幾絲白髮,已是勝利的最小代價了。

如簡媜所說:你從何時開始不愛照鏡子兼照相,即標示了你從那時開始變老。依我看,你從何時起運動是為了保命而非減肥,大概標示了前中年期和後中年期的分界。

公主五十歲,《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對中年簡媜仍是超前進度,老年未至,倒把所有準備都做齊全了。出門前找鑰匙,找手機此等年輕時無法想像的事。

白髮,禿頭,眼乾,齒搖,皺紋,失眠(乃至失智),這書如同提前預告了老年紀事,提醒讀者平靜的生活是可以怎樣被老病失智折磨到不堪。紀德〈遣悲懷〉裡說:「從不生病的人,對於許多不幸的事,無法產生真正的憐憫。」

我們的生命,是他人死亡之延續,來日,我們的死亡也將啟蒙他人。生是珍貴的,死也是珍貴的,生只有一回,死也只有一次,我們惜生之外也應該莊嚴地領受死亡,禮讚自己的一生終於完成。—簡媜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20160123  

《故事的開始》是關於幾米創作繪本從一九九八年至二〇〇七年的幕後點滴,《故事團團轉》接續著來與大家聊聊二〇〇八年至二〇一三年的創作歷程。

時隔六年的《故事團團轉》進一步補足《星空》《時光電影院》等重量級作品誕生的心歷路程,但幾米的創作更見筋骨,描述各作品創作時的困頓,驚喜,慰藉,悲憫的戲劇性轉折,比起《故事的開始》更見豁達的態度與自信。他那祭壇似的堅毅依然充滿全書,這位如上班族般工作的創作者提到,每天早上十點鐘就坐在雜亂的書桌,一口一口的喝著黑咖啡,耳邊傳來莫札特,布拉姆斯,馬勒,貝多芬,蕭邦悠美的樂音埋頭努力畫著一張張一疊疊的草圖,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我很要面子呢!來吧!來吧!

幾米在《故事團團轉》談了二〇〇八年至二〇一三年所創作的十一本繪本作品及筆記書的點點滴滴,透過此書一窺大師創作思維的神秘,《星空》形塑過程時,他連筆觸顏料都做了扎實的心得報告,怎麼利用畫面去組構成一個故事,怎麼不斷推翻自己的故事又重新建立,把故事和自己的人生與思考搭建起來,並與讀者的感受產 生關聯。

若干關鍵情節也細訴原由背景,引領讀者探索畫面的隱喻,及孕育故事的甘苦。其他作品的自我回顧同樣誠懇。當繪本作者願意當起說書人的角色,讀者等同跟著幾米做了一趟舊地重遊的奇幻之旅。

《故事團團轉》出版的同時,出版社將舊作《幾米故事的開始》增訂改版成《故事的開始》兩書搭配成套,一脈相傳,完全展現作者在這六年間更清晰的面貌,如同幾米在自序中提到:創作不需要那麼多廢話道理,只要日日低頭實作,自然就會找到最動人的答案,眼前就會浮現一條幽靜絕美的小路………。

多簡單,在實作中開路。多純樸,以赤子之心找答案。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60120  

最早看幾米的繪本《微笑的魚》,《向左走向右走》被美妙的圖畫,那些動人的故事迷住,《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簡直是詩集,讀《履歷表》時,覺得這散文寫的無比動人,讀《星空》這短篇小說如此感人,《戀之風景》《地下鐵》《時光電影院》不就是電影劇本嗎?

透過各時期的繪本認識幾米的畫面美學,感受他作品隱約地撩撥出現實中心人們無法解脫的困束感,無非是因為幾米講述的這些故事,就是一個創作者跟讀者間的心鏡交換。

譬如幾米說:啊,我頭上一朵烏雲飄著;讀者說:唉哟,我頭上也有一朵更大的烏雲。

幾米說:我好孤單,只能對著樹傾訴;讀者說:樹呢?那我的樹在那兒呢?

一切的夢想,如果沒有開始,哪來的精彩故事呢?藉《故事的開始》的出版,終於有機會有系統分享他的創作觀甚至於人生觀。

從一九九八年出版《森林裡的祕密》和《微笑的魚》開始,幾米已經這條路上耕耘了十年。這十年間,他以驚人的創作能量,推出各種不同面貌的作品, 紅遍海內外。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20160119  

做了個很悲傷的夢,醒過來後再也睡不著,把離我最近的一本書拿來翻。

我這本「紅樓夢」是十四歲過年拿到的壓歲錢買的,那時看飲食,衣物,珍奇古玩,喝茶的器皿。看詩詞章句,年齡再大點看愛情悲劇,封建家庭禮教下的人與人相處時,為顧全大局利害關係挑撥是非的手段近乎不問是非的卑鄙。

整本書裡人物眾多,我沒特別喜歡誰或討厭誰,真要說一個應該是薛寶釵,她家境富裕財力雄厚,非常懂得收買人心,在聽戲時投賈母所好點熱鬧戲文,點菜點熟爛之物。見王夫人冤枉丫環金釧兒導致她投井冤死心中有愧,她能說出「這等糊塗人自取死路」的話寬慰姨媽。

20160119-1  

黛玉妙玉晴雯這三人有時對人態度相當傲慢,妙玉從不掩飾自己的勢利眼,無關財勢,粗鄙之人是不入她們的眼。看人標準大多在於心性容貌才智,天真的以為所有人都是如此,別人也該如此看待她們,卻不曾想過旁人有多少雙不懷好意的眼睛正看著,想不到黛玉聯詩逞才,晴雯笑撕扇,妙玉折梅奉茶時刻都成了招怨惹禍時機。

唯有讀寶玉對黛玉的深情讓我感動,曹雪芹寫到是一個下著雨的寂寥夜晚,大家都不想出門,寶玉偏偏穿著簑衣木屐來探黛玉,為的是黛玉病著令他懸心,一天要來好幾次。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20160114  

這本《奢侈貧窮》是森茉莉從隨筆家轉為小說家之間誕生的作品,雜誌社跟她約稿的是小說,編輯小島鼓勵茉莉把書信內容改造為虛構作品,出版社稱為現代日本隨筆。

回想我讀森茉莉的《父親的帽子》時像在看少女童話,浪漫的討人喜歡。《奢侈貧窮》令我印象深刻的文字是主人翁魔利好比落難公主,根本沒有料理家務的能力,她買了顏色合意的毛衣,但不會疊起來收在衣櫃裡,隨意披掛給蟲子蛀了大洞,也不會拿針線去補,只好拿到附近的河流丟棄。「魔利公寓附近那條河流裡,沉著料子上等卻穿了孔的毛衣,儘管比不上泰晤河底那個嵌在骷髏眼窩裡的女王寶石,料子還是真好的,值得買賣廢物的人一年一次去淘河看看。」

森茉莉小時候過的公主般的生活,使得她一輩子有堅定的自尊心。看《父親的帽子》知道她小時候多麼被父親寵愛,後來一輩子都引以為榮的,1903年出生的森茉莉,是森鷗外當醫生去德國留學,發表多數小說出名後出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繁華的東京,穿歐洲進口的衣服,聽格林童話,吃上野精養軒的西餐長大的。森鷗外在東京帝大附近蓋的房子通過窗戶能看見東京灣,加上父親提供她受當年日本最優良的西式教育,十六歲就嫁給年輕有為的法國文學家,

也忍辱請求親家讓十九歲的茉莉跟夫婿一起去歐洲留學。

這位女作家不僅有很好的血統,深厚的教養,加上每說兩句話都要顯擺父親對自己的愛情。森茉莉十九歲前往歐洲與丈夫團聚時,來車站送行的父親,知道自己壽命已不長,卻對即將遠走的女兒什麼也不說,只靜靜地站在月台人潮中。茉莉看到他的表情就大哭起來了,她寫到:「那生嫩的薔薇刺,在我心臟正中間,至今仍扎著,這是我簡直可怕的戀愛。」

森鷗外和女兒茉莉之間,顯然有著類似於戀愛的感情交流,至少茉莉看來是絕對有的,他們之間的戀愛是茉莉高高在上,讓鷗外嘗到可望不可及的悲哀。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60112  

1981年搭上死亡班機的向田邦子,據說當年就是來台灣取材而趕上三義空難,那時正在雜誌連載的雜文專欄,如今集結成《女人的食指》。

這本散文集跟她過去的著作一樣簡單動人,不知道為什麼她就是擁有把日常瑣事變得充滿趣味的本領。向田邦子依舊熱心聊著那些生活瑣事:編劇甘苦談、器皿、料理、旅行、開店經。寫旅遊到非洲、南美亞馬遜河讓人覺得她又怕髒又快樂。寫自製料理小菜、開餐館的準備過程一點也不乏味,讀了還會想用這些經驗談當作檢視餐廳的品質標準。

一是材料,二是刀工。沒有三和四,五是器皿。這,是我的信條。材料絕不能小氣,要買最好的。〈廚師志願〉

我靠寫字賺錢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筆的時間,拿筷子的時間肯定更長。長的是過日子,短的是創作。所有最戲劇的,都從最平常的日常茶飯事而來。《女人的食指》

向田邦子肯定是個食慾強大、脾胃健壯的女人,標準的吃貨一枚。從文字裡大量與食物有關的經歷與童年回憶、不厭其煩對某樣食物身世的追本溯源,可以輕易看出,向田邦子有多愛吃,能吃,懂吃 。她寫的劇本角色大多數也很重視吃。不論劇本或小說,總是有許多篇幅圍繞著餐桌周圍發生。

她自己的理論是:「編劇的體質與個性,會反映在劇中人物上。胃不好的編劇寫的人物,好像總是會胃痛,氣勢上不來,收視率也欲振乏力。」〈家庭劇的謊言〉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60109  

十九歲的愛瑟聰明,才華洋溢,學業優異,她拿獎學金念名校,鋒芒畢露,大三通過一個競比的機會,暑假到紐約時尚雜誌擔任實習編輯,食宿完全由雜誌提供,同期被選入的女孩們個個優越,年輕的生命摩拳擦掌等待飛翔聲名大噪的天空,等待染上全新的繽紛色彩。

愛瑟看著身邊女孩們的放浪行骸行為,無法認同,她和女伴終日晃蕩卻感隔閡。為表現合群去逛百貨公司,參加各式各樣派對,甚至用獎學金買昂貴服飾,即使紐約以華麗物質誘惑開場,仍留不住這位高材生的注目與歡欣,她仍是處處感到憂鬱困惑,她永遠有「不存在」「不屬於」之感,女孩的派對或者搶眼的表現,她都有種置身在外的格格不入,對自己的整個生命,她也只覺得:我為什麼在這裡?而以往憧憬的愛情也不了了之這是一場虛妄的戀情,充滿世俗心機計算的欺騙遊戲。

小說中段,普拉絲寫到愛瑟因沒通過寫作班的申請,而開始懷疑自己的才華,忽然,一切的虛無感就這樣占滿了整個世界,生命只剩下空蕩的軀殼,外在成了荒原,她站在空蕩之處,求救無援。如走進魔鬼盛宴的詩天使,純淨心靈卻被人世的虛偽與算計吞噬,她原本就冷眼看世間,這時只好自斷翅膀,住進療養院。

《瓶中美人》是一本近乎告白的小說,彷彿是普拉絲預演死亡前的回憶錄,滿紙荒涼言,卻是處在車水馬龍的紐約,既是青春,又是繁華城囂,但一幕幕的鏡頭都是那樣地察覺到自身在此俗世的幻滅感,一個由庸俗大眾所統籌的世界,高傲聰明孤冷的普拉絲找不到自己,她如站在尖針上眺望青春,卻更加迷惘。

她關注死亡甚比活著重要,小說一開場就是書寫女主角我(愛瑟)注意到當年一場處決事件,小說後半段,普拉斯更是以苦為樂,以死為生,耽溺在自毀的躁鬱重症狀態。青春時光成了憂鬱的焚化爐,將世界化為灰燼。

此書當年出版後的一個月,普拉絲這位才情女詩人即自殺身亡。開瓦斯,在一個惡寒的倫敦天將亮時刻。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60105  

二十歲的知壽原本和離婚的母親住在埼玉縣,母親即將前往中國工作,母親問高中畢業,暫時不想升大學的知壽,想不想一起去呢,知壽表明不想和母親去中國,決定去東京找工作,獨立生活看看。

獨自一人來到偌大的東京都,母親畢竟不放心,於是幫她安排借住在親戚七十一歲的吟子婆婆家裡。吟子婆婆的家靠近車站,有點破舊,在院子的籬笆外,隔著一條小路,就是車站了,緊鄰沒什麼人潮的小站。

吟子婆婆雖說七十一歲了,但身體還相當硬朗,固定參加老人舞蹈社,也和同為舞蹈社的同學法介爺爺談個小甜蜜的黃昏遲暮之戀。老人家悠閒而緩慢的生活步調,漸漸影響了年輕的知壽,兩人的生活,就在日常作息間,好像有什麼發生,又什麼都沒改變地,日復一日進行著。

知壽來到東京,做短期派遣職工作,談了兩段時間並不長,也不算熱烈的戀愛,年輕的心總是像定不下來似的,『這也可以,那也沒差』,就是一種很不踏實,感覺也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態度在過生活。

這一段初到東京,渾渾噩噩的生活,好像因為生活中有了吟子婆婆閱歷豐富的人生經驗,時不實在兩人聊天對話中,讓知壽開始思考現在與未來。

《一個人的好天氣》很典型的日本純文學,作者說著很淡很淡的故事,幾乎沒有什麼高潮起伏的情節,只是很零碎的日常小事,那種虛無感,好像跟現實的自己,起了什麼呼應,讀著讀著,心莫名地就揪起來了,小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知壽那種無由來的惡意吧。也不是真的想這樣做,就是忍不住要在吟子婆婆面前炫耀自己的年輕,就是忍不住要說既是真話也是反話的詢問。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