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聞名的童書作者佐野洋子在二〇〇八年問世的長篇散文《靜子》書中,她公然寫道,曾長期討厭母親,因為母親為人虛榮、下流、冷酷,又曾對自己施加了身體心理兩方面的虐待。
在四歲那年便下定決心,從此再也不牽母親的手。她不了解母親為何討厭她,虐待她,甚至,連鄰居都以為她不是母親親生的孩子。然而,她也討厭母親,討厭她兇惡蠻橫、品味庸俗、愛慕虛榮。
佐野洋子的父親佐野利一任職於二戰時的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調查部,一九三八年她在日本占領下的北京出生,在四合院裡長大。母親的拿手菜是手工水餃,孩子們穿的毛衣都是她親手織的。對他們一家人而言,日本戰敗自動意味著家長失業,全家沒落,母親從中產階級太太淪落為一無所有的戰敗國窮光蛋老婆。經過蘇聯占領下的大連,遣返回美國占領下的日本時,長女洋子九歲,哥哥的背包藏著小弟弟的骨灰。不久大弟弟,哥哥都陸續病逝,從此母親開始虐待小洋子了。
她不僅把小女兒要牽的手粗暴地甩開,還因為女兒犯了小小的錯誤,就拿起掃把來毒打到差點要喪命,使得鄰居談論:是否繼母在欺負繼女?
洋子長大後說道:母親幫她磨練出強悍的人格來了。讓她小小年紀就看透了這世界:充滿回憶的家園會忽然沒有了,曾經溫柔的母親會忽然變成虐待者。
洋子十九歲還沒考進大學以前,父親五十歲就去世了。四十二歲成為了寡婦的母親,在女兒看來變得很下流,常常喝醉酒,也交男朋友。儘管如此,母親做公立母子宿舍的舍監,讓倖存的四個孩子都讀到大學畢業,還買下一塊土地蓋了房子,生活無憂,直到被兒媳婦趕出家為止。
母親搬來和洋子同住,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變得小心翼翼察言觀色,對誰都很客氣,直到被確診患了失智症。
失智症患者都難以伺候的,何況是曾虐待自己的母親。洋子只好把她送進養老院去,卻從此一直受良心苛責。
母親方面,逐漸失去記憶的同時,出人意表地開始變成好老人。以往她絕不肯說的「謝謝」「對不起」兩句話,居然從嘴裡說出來。洋子對她的怨恨曾跟冰山一樣巨大而堅硬,都被那兩句話融化了。曾不願碰觸母親身體的女兒,最後也常上她病床陪睡了。洋子搞不清楚,是她原諒了母親,還是被母親原諒?
《靜子》一書中,佐野洋子重複地寫她多麼討厭母親,因而花很多錢把她送進高級養老院,算是花錢拋棄了母親,但是心中的罪惡感也始終非常沉重,使她經常忍不住哭泣起來。更可憐的是,當寫起收錄於本書的文章之際,洋子已經六十七歲,前一年因癌症割掉了一邊的乳房,而且還沒擱筆之前,就開始出現跟母親剛患上失智症時類似的症狀,常常站在路口想不起要去那裡。
看著本書,會發覺:作者一開始是描述母親癡呆的種種症狀,後來她的文筆都受了疾病的影響,把同一句話重複地書寫了好幾次。最後,六十九歲的作者向已故母親說道:「我也快去了,謝謝,我也馬上去。」佐野洋子是說話算話的:她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就瞑目,享年七十二。
也就是說,從她母親九十三歲去世到她自己斷氣只有四年時間而已。而那四年裡,她都一直都受到癌細胞折磨。她生前活得那麼獨立自尊,然而母親去世才四年,就撐不住自己了。難道她畢生最愛的是曾虐待自己的虛榮母親嗎?母女之間的深刻矛盾,竟多麼複雜。
閱讀《靜子》時,我以為這是根據事實寫出的長篇散文,實際上,似乎並不是那麼一回事。依照收錄在書後資料所說,佐野洋子去世以後,日本《文藝》雜誌刊出了追悼專輯。在眾多追悼文裡,她的獨生子廣瀨弦和第二任丈夫、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之間的對話。他們都說:「洋子的母親其實是很普通的一個人,可在《靜子》裡被洋子塑造成魔鬼了,最後母女倆達到和解的橋段也是虛構出來的。結果很好看,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佐野洋子是創作者,寫文章自然要選擇她認為最合適的方式。其實女兒很多時候是愛媽媽,但也有點恨媽媽,那個恨很複雜,母親與女兒像是彼此的一面鏡子,母親看待女兒,看到的是自己過往的歷史,也看到自己的未來,一個不可探知的未來;女兒看見母親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一方面看見自己的未來,也看見自己的歷史。
靜子《シズコさん》
作者: 佐野洋子
譯者:陳系美
出版社:無限出版
出版日期:2014/04/0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