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0608  

《我的媽媽欠栽培》是年輕作家楊富閔以母親為軸心的心靈小史。

他寫媽媽高職畢業進入紡織廠工作,與父親相識相戀,嫁至千人大家族,練就一身察言觀色的特異功能,語言天分尤其懾人。

比如有年家中浴室燈管壞了,空間一熄著一亮著,母親就說「這親像一台歹去的大電視」。

她到台北,看見三十層樓高的公寓大樓不點鄉下常見的白色日光燈,一格格都亮著光線柔和的鵝黃燈色,竟然說:「你們台北人都喜歡在家點光明燈喔!」

母親也曾站在家門的騎樓,手指歸排樓仔厝對我說:「這裡每戶故事都不一樣,每戶裡面每個人的故事也不一樣。」

語言類似現代詩奇想,讀來令人會心一笑。

寫媽媽考到機車駕照,「我慶幸母親無照駕駛小鄉村長達三十年的紀錄可以了結」,但還是開心不起來,因為媽媽「前些年出了次車禍,理由是她車速給放太慢,綠燈過到路中央紅燈就亮了。」

也寫父母爭執後,媽媽騎機車疾行而去,「可經驗告訴我──母親很快會折回,且會靦腆地說:『北勢洲橋頭,有警察仔佇咧閘。』」

警察未必如此勤勞,出了大內便無處可去的母親,總知道如何拿捏情緒的界線。

楊富閔嫻熟的將自幼熟知慣見的台南大內鄉村,廟會民俗陣頭蜈蚣陣,八家將儀式,農產品,民間習俗,鄉野傳說,俚語歌謠,運用在創作中。

同時又加入新世代高科技產品,電腦網路,手機,童年回憶的《漢聲小百科》,巴斯克林,電子雞,因為父母都忙,所以從小大到他的聯絡簿都是自己簽名的。產生新舊文化又和諧的無違和感。

看他寫親人感情,生老病死,充滿深厚動人的倫理親情。寫鄉村文化,人情世故,日常種種,把深情和歡欣悲痛都藏在輕快詼諧的筆調中。

楊富閔回憶童年的成長,那些有滋有味教人反覆咀嚼的昔日美好,在城鄉風景和人倫關係的劇烈變動中,似乎也隨著遠逝的歲月而漸行模糊了起來。

用寄託深沉濃厚的文字,帶領讀者走進他的心靈世界,一同感受新時代的青年如何熱愛鄉土,熱愛親人,熱愛生命,這是他的深情心靈小史。

 

 

 

 

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2

作者: 楊富閔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13/08/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