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起:太陽到達黃經225度,冬季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冬,立冬的「立」,即為起點。

2.日期:國曆11月7日

3.氣候:立冬進入冬季,隨著太陽往南半球移動,晝短夜長,天氣逐漸轉寒,東北季風轉趨強勁,民眾愈來愈能感受到陣陣寒意,許多人開始進補。

 

4.俗諺:

 

●「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日,民間習俗食補,也是開始打牙祭時刻,過去農業社會,多數民眾常營養不足,因此在立冬進補。

 

●「入冬柑橘黃,工人滿山園」:中秋時,橘子未成熟,外觀還是綠色,但立冬後,橘子進入盛產期,滿山橘子呈橘黃色,農人忙著採摘結實纍纍的橘子。

 

5.提醒:立冬進補,不少人常在食物中添加米酒或紹興酒,利用酒精行血、活血作用,達到驅寒保暖功效。部分民眾會燉米糕,將糯米加米酒、龍眼乾,或吃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補身,但酒精過量也會有酒駕問題,民眾需留意。

當歸、川芎、桂枝、黃耆、黨參、枸杞、紅棗等,也是冬季溫補常用的食材或中藥材,如十全大補湯加味,可補益氣血,避免手腳冰冷、怕冷等症狀,增強體力。不過,藥膳有藥性,有慢性病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民眾,食補應適量,以免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愈補愈糟。

此外,體質較燥熱或容易上火的人,若有眼屎多、口臭、口乾舌燥、常熬夜、肝火旺、眼睛布滿血絲、便秘等情形,應少吃十全大補湯或四物湯等溫補藥膳,建議由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調配藥膳食用。

 

6.食物:入秋後至冬季這段期間,台灣西部沿海地帶正是螃蟹盛產時節,肥碩鮮美的黃澄蟹黃,是饕客最愛。不過,螃蟹性寒,體質虛寒者應注意,可用紫蘇葉或薑、蒜一同蒸煮,中和寒性;蟹膏、蟹黃雖美味,膽固醇含量高,三高患者宜節制食用。

 

7.養生:立冬象徵冬季來臨,早晚溫差大,民眾應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若未做好禦寒工作,恐致頭痛、血壓升高、脖子僵硬等症狀,建議外出戴蓋住耳朵的帽子,並穿厚襪、戴手套。

 

諮詢對象: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陳朝龍

 

引用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

 

舒嫚說:冬天到了,早晚都感受到陣陣寒意,我也想吃些補品禦寒,但是我什麼補也不能吃,只好聽人說吃好料過乾癮,告訴自己,這些美味以前我都吃過了,現在不稀罕。繼續手腳冰冷,鼻子過敏,等待明年春暖花開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魔女舒嫚  的頭像
    魔女舒嫚

    舒嫚的部落格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