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是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
江鵝不是鵝,而是一個「和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的六年級女生,與台灣經濟同步成長,江鵝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個「跟不上」的小孩,乖巧跟不上,成績跟不上,使壞也跟不上,只能一路小心,以免脫隊。漸漸,她從自己照顧自己的積極兒童,長成一個知道看人眼色、懂得閱讀空氣的消極大人。
沒有變成父母心中理想的淑女,那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於當個俗女。
江鵝小時候,父母送她去學鋼琴,是想讓她變成一個氣質良好的鋼琴老師,在家賺錢,因為家長會帶孩子來拜師,賺的錢又不用繳稅。但是學了兩年她開始拒絕練琴,寧可坐在鋼琴前被打被罵,就是不彈。
當不了鋼琴老師,為了讓孩子將來有好日子過,父母於是轉移目標,要江鵝考上好學校。她一路在父母安排的軌道上前進,試圖當個乖巧合格的孩子,但那標準實在高到搆不著,所以她學會不是自然乖,而是用力乖博得大人的喜愛。
《俗女養成記》回望台南的童年,當時他們家的下午茶是豬油拌麵線,或紅豆湯,阿嬤心情好時會出現豪華版的四物雞,小孩子的零食是蜜甘草,沒有玩具,遊戲就是搥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