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0513  

郝譽翔這本散文《回來以後》不同於之前主題書寫的企圖,是一本明亮溫柔的回味之書。「如今事隔二十年了,二十二歲金黃色的夏天,不知怎麼越來越頻繁地回到我的眼前。」

於是,郝譽翔以文字和照片重返旅行現場,我們從第一篇〈二十二歲出門遠行〉開始跟著她勇闖他鄉:紐約、北京、東京、上海、西藏、雲南、越南、柬埔寨、不丹、印度拉達克、巴布亞新幾內亞……然後發現「原來天涯的盡頭還有天涯。」

起初讀完有點疑惑,她為何沒把〈純真年代〉和〈全家福〉放置最末?這樣不就可以直接呼應書名「回來以後」了嗎?讀過自序後猜想或許是有意的安排。那兩篇陪父親回老家的山東印象,只是她生命之旅的某一驛站,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旅行的生命狀態。所以最後兩篇,反而是日本的紀行〈迷魅淡影〉和〈稍縱即逝的風景〉,解釋了另一種對她來說最可貴的經驗—「後來才領略到,日本原來是要給人體驗的,而不是觀光的。」彷彿那種行走期間的平和,真實又稍縱即逝的人生風景,才是她對旅行經驗的總結。

旅行對郝譽翔來說,最難忘的大多是在旅途中所偶遇的陌生人,往往留下了電影般難以磨滅的特寫臉孔。在拉薩的八廓街,遇見一位跳舞的小女孩執拗地不願讓她拍照,因為她的舞蹈不是為觀光客而跳的。而〈女孩與大刀〉,光是那張小女孩右手握一把大菜刀面對鏡頭的眼神照片,就充滿電影張力。對小說家來說,人才是風景,故事就是畫面。

對於畫面顏色的捕捉,幾筆就把人物攝進故事。例如在西藏的澤當公車上,一位女人突然下車,全公車上的人竟耐心等候,忽見那女人遠遠捧著一大束的野花而來。在雲南部落,穿迷彩軍服的小男孩抱著小娃娃,娃娃的身上居然裹著紅豔豔的被襖,就像是在崇尚黑的世界中,開出來一朵小小的花蕊。

但是,旅行回來以後,郝譽翔不詳說細節,而是自在隨性地播放一張一張畫面,我們看著看著,不知不覺變成畫面中的一小片流雲,像一小片舒服的記憶,遊蕩於嚴肅的人生。

 

 

 

 

回來以後

作者:郝譽翔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3/05/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回來以後 郝譽翔
    全站熱搜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