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見韭蘭時,我並不知道它的名字,花朵美麗,神似蘭花,在陽明大樓花圃熱熱鬧鬧開滿一排。
彎腰拍照時,貌似博學的人告訴我,這花叫做「蘭花草」!
不知道蘭花草喔?銀霞唱過的一首民歌,胡適寫的詞。
我半信半疑,對不認識人說的話,不好當面直接反駁,誰知道,此人是否有嚴重情緒化,挨罵事小,挨打或是挨刀多冤枉。
那時,回他:是喔…矇混過去。
後來,翻植物圖鑑時,赫然見到介紹說明,韭蘭有多種別名,就是與蘭花草沾不上邊,錯的離譜。
這些是不同手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拍攝的,所以,光線有明有暗,色澤不一致。
韭蘭
學名︰Zephyranthes carinata (Spreng.) Herbert
科名:石蒜科(Amaryllidaceae)蔥蘭屬(Zephyranthes)
英文名稱:Rosepink Zephyrlily, Rain lily
中文別名:韭蓮、風雨花、紅玉簾、旱水仙、賽番紅花、韭葉水仙、風雨蘭、雨百合、花韭、紅菖蒲、菖蒲蓮、紅花蔥蘭、紅玉蓮
原產地:南美古巴、墨西哥、瓜地馬拉、西印度牙買加。台灣於 1908 年引進。
分布:各地普遍作為園藝觀賞栽培,偶見山野馴化自生。
用途:
1.觀賞用:韭蘭的花型豔麗,適合花壇叢植、列植美化或盆栽。
2.藥用:性味:全草及鱗莖:苦、寒。效用:全草:散熱解毒,活血涼血。治吐血、血崩、跌打紅腫、毒蛇咬傷;外用搗敷乳癰,瘡毒。
莖:草本,鱗莖卵狀球形如薤,表皮膜質褐色,下面着生多數細根。
葉:每株有葉 5~7 枚,成簇生狀,葉片寬線形如韭菜葉,柔軟,長 15~45 公分,寬 0.3~0.7 公分,微凹,全緣。
花:花單生鱗莖葉叢中,花梗上部中空,具 2 裂管狀苞片;花漏斗狀,下部細筒形,帶綠色,粉紅色,花白、黃、橘、粉、桃紅等,
或有漸層、鑲邊等濃淡漸層、斑紋變化,部份品種有香味,花徑3~8cm, 花瓣 6 枚,倒卵形;
雄蕊 6 枚,3 長 3 短,交互着生花筒的喉部,花柱絲狀突出;柱頭 3 裂,子房下位,具多數胚珠。花期 4~9 月。
果實:蒴果近球形,成熟時從背部 3 裂;種子扁平,黑色。
特徵:韭蘭為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狀球形如薤,表皮膜質褐色,下面着生多數細根。
每株有葉 5~7 枚,成簇生狀,葉片寬線形如韭菜葉,柔軟,長 15~45 公分,寬 0.3~0.7 公分,微凹,全緣。
花單生鱗莖葉叢中,花梗上部中空,具 2 裂管狀苞片;花漏斗狀,下部細筒形,帶綠色,粉紅色,花瓣 6 枚,倒卵形;
雄蕊 6 枚,3 長 3 短,交互着生花筒的喉部,花柱絲狀突出;柱頭 3 裂,子房下位,具多數胚珠。
蒴果近球形,成熟時從背部 3 裂;種子扁平,黑色。花期 4~9 月。
植物解說文字引用台灣景觀植物介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