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11/19)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團團」因病情惡化離世,當天完成病理解剖工作,並將採樣組織送驗。
近日病理解剖報告出爐,確認「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為一種原發性腦瘤,也是造成「團團」癲癇的原因。
大貓熊「團團」上個月(11/19)病情出現快速惡化趨勢,經CT電腦斷層掃描及各項生理指數研判,病況已不可逆,醫療照管團隊於是共同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不要再繼續痛苦了。獸醫師在下午1點48分確定「團團」心跳停止,離世。
11月19日(六)下午臺北市立動物園依照動物死亡標準作業程序,完成大貓熊「團團」病理解剖工作,並將採樣組織送請病理檢查。
彙整病理化驗的各項結果後,醫療照管團隊並會診獸醫及各醫學中心腫瘤病理專家,於12月16日(五)下午邀請專家學者共同討論,確認「團團」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這種癌細胞可能生長在中樞神經系統(腦部或脊髓)內的任何位置,「團團」的腦瘤生長在左側大腦並伴隨大面積組織的液化壞死。
但此病症好發在人或犬身上;至於「團團」此病症是否為遺傳疾病,還未能有足夠資料可以比對與分辨。
台北市立動物園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表示,團團離世後,當天即在動物園進行病理解剖,包括各臟器肉眼變化、器官秤重、照相、採樣、組織病理及微生物檢測。
劉振軒表示,經過影像比對「團團」腦部有明顯液化壞死,並以切片和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判斷後證明,「團團」大腦罹患「星形膠質細胞瘤」;另外「團團」的大腦秤重 260公克,對比體重107公斤的比重412分之1,而正常大貓熊比重是238分1,證明團團大腦細胞已大量破壞,大腦嚴重萎縮。
園方表示,另外,目前文獻上還有一隻成都動物園的14歲雌性大貓熊「柯琳」,同為罹患腦瘤的案例,但類型為「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與「團團」所長的腦瘤不同;因此「團團」目前是文獻上第二隻長腦瘤的大貓熊,但卻是「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
在「團團」過世後,各界都十分關心遺體會如何處理?過去臺灣傳統文化對於親人遺體的認知多為須保持完整,逝者精神仍在為主,然而隨著科技突飛猛進,現代社會對於遺體的處理方式則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像是大體老師及器官捐贈等遺愛人間的制度已行之有年,尤其數量稀少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都有其特殊性,因此臺北市立動物園除依規對死亡動物進行病理解剖,以釐清死亡原因外,亦會考量國際間所關注科學保存與研究的價值,大貓熊「團團」也不例外。
「團團」是臺灣僅有的一隻雄性大貓熊,放眼全世界,目前妥善保存的大貓熊相關樣本數量也非常稀少。
大貓熊具有演化上的特殊性,是肉食動物逐漸演化成草食動物的中間物種,也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臺北市立動物園會盡可能完整地保存「團團」的皮毛、骨骼與活體細胞(如精子、體細胞及幹細胞等)樣本,希望不僅能提供國內外的學者進行研究,更能作為野生動物醫療與照養技術精進的重要參考依據。
除此,未來也希望透過一系列教育解說的活動,讓更多人知道「團團」的故事,讓「團團」的生命價值喚起對於其他野生動物保育教育的重視。
大貓熊「團團」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度過了14年的歲月(2008年-2022年),牠的離世,對照護牠的保育員、醫護人員及粉絲而言,就像痛失親人般的不捨。
▼大貓熊「團團」的離世,對照護牠的保育員、醫護人員及粉絲而言,就像痛失親人般的不捨.
「團團」離世後,動物園於特展館內設置了追思看板供民眾悼念緬懷,非常感謝民眾紛紛留言,表達對「團團」的思念及對照管團隊的支持。
追思看板將於12月26日(一)撤離,對於無法親自到現場的粉絲朋友,未來仍可以透過線上平臺的方式,傳達對大貓熊家族無盡的祝福與關懷。
圖片 文字:引用 :臺北市立動物園 發布日期:111-12-1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