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1112  

攝影工作者陳文發2010年因雜誌專欄邀約開始「作家書房」專欄寫作,四年多來,已訪談二十四位作家,以平實動人的文字,配合極具人文色彩的攝影,深入作家的心靈深處,捕捉創作者的不為人知的生活故事,為讀者開啟了作家內心私密的世界。

受訪者含括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學者,和翻譯家,豐富了所謂「作家」的陣容。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家橫跨不同的世代、背景,具體而微地勾勒近半世紀來台灣文壇的變遷。其中有些人漸漸淡出文壇,隱居山林,藉著受訪書寫而重新躍入世人眼前,喚起讀者的時代記憶

作者群中既有黃靈芝、喬林「笠詩社」一代的林亨泰、李魁賢,也有《現代文學的》陳若曦,以及詩的信使詩人李敏勇;有台灣重量級小說家李喬、鄭清文,也有中堅作家林弗兒、林文義、心岱及詩人吳晟等;有凌煙,也有台灣最重要的推理小說推手傅博;有學院學者如林瑞明、李瑞騰、雷驤,吳宏一,也有民間學人莊永明;以及吳敏顯、謝霜天、林錫嘉、張香華等諸位作家,一一登場,各具風采,共聚於一書,重現多年來難得一見的作家身影,猶如一場盛宴,為時代留聲。

陳文發,在閱讀上卻有個老靈魂,他愛逛舊書店、藏書近萬本,對前輩作家特別熟悉,和老作家也往往能成為忘年之交,「因為我會談起他們那個年代的事。」

因此他書中特意尋找許多被忽略的老作家,如詩人黃靈芝高齡86,一頭白髮、身軀佝僂,以日文寫作,創作涵蓋小說、俳句、雕塑,還是古物收藏家,特殊的人生經歷,卻無幾人知曉。

以《失聲畫眉》獲文學大獎後便神隱十多年的凌煙,原來是因為嫁為農婦,每天下田奔忙,只能擱置寫作。少數書寫長篇小說的客家女性作家謝霜天,和他聊起了幼時回憶。而於二○一三年辭世的一代散文大家蕭白,更在此書中留下珍貴的最後身影。

書中他和有些作家為初次見面,比如傅博,但他成功說服不愛拍照的傅博入鏡,還拍下他剛買回來「作伴」的超大熊布偶,面容嚴肅的白髮老人和「熊麻吉」並肩的畫面,令人莞爾。

有些則是相識多年再度造訪,他到彰化溪洲拍攝吳晟,震撼的不是他宛如圖書館的書房,「而是當年他說要買來種樹的幾片田地已長成一座森林,有種美夢成真的感覺。」

走遍各作家書房,他在意的不是拍出書房擺設,或窺祕作家的藏書,「台灣作家很難寫作維生,很多人根本沒有所謂的書房,隨處都可寫作,所以我只是藉由『書房』這個引子和他們聊天,描繪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從《作家的書房》發現作家的藏書可能是他們獨裁國度中,更難馴服的一群,書中收錄的作家大多都有因書滿為患而起的抗爭革命,與親人因為書而反目,因為天災蟲患與過多的藏書,生活空間對外人來說,甚至荒謬。獨裁者無論如何還是會捍衛自己的子民,因為一直不輟的寫,卻沒有藏書,似乎失去作品能一較高下的朋友與對手?包括作者自己,藏書護書,是場意義明確的長期戰爭,為了求知與文學。

他拍下幾張作家的手、稿、書桌、藏書與書房後,從包包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書,請作家簽名。他說這個習慣是對文學與作家的敬重,並非只是現場一雙觀眾的眼睛,而是出於理解而記錄下有意義的事件。每本書烙印下名字的作者,是這本書的獨裁者。

一手撐起台灣推理界的傅博,把拍攝難度說白:「你要求還真多,要拍人頭、要拍作家的手,還要簽名……」每篇開場的作家之手與寫作狀態,重要也許超過面容,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戰場。

 

 

 

★書名:《作家的書房》

作者:陳文發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8月01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作家的書房 陳文發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魔女舒嫚  的頭像
    魔女舒嫚

    舒嫚的部落格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