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柯姆托賓小說改編原名「布魯克林」的《愛在他鄉》背景在五○年代愛爾蘭,年輕女孩艾莉絲在家鄉找不到工作,只能星期天在雜貨店兼職兩小時,老闆娘言語刻薄,對店員或顧客都冷嘲熱諷。艾莉絲的姊姊拜託過去高爾夫球友,目前在紐約布魯克林教會服務的神父幫忙,讓她前往美國愛爾蘭移民聚集地布魯克林工作。
艾莉絲在高級百貨公司當售貨員,保守拘謹的性格以及嚴重的思鄉情結,起初讓她鬱鬱寡歡,
後來,神父替她報名上夜校學習簿記課程,艾莉絲最大的心願是要跟姊姊一樣當會計。有次參加舞會時,認識了義大利裔年輕男子東尼,他的職業是水電工,個性開朗,艾莉絲與他交往後,時間與愛情成了良藥,逐漸恢復原來活潑的個性。
第一學期結束,艾莉絲學校成績優異,和東尼家人關係也非常融洽。此時卻傳來姊姊的死訊,太過突然艾莉絲來不及參加姊姊的葬禮,她決定返家探望陪伴孤獨的母親。
在分別前,東尼向她求婚,兩人迅速秘密結婚,認識的人都不知道這件事。
回到家鄉後,艾莉絲最好的朋友南希即將結婚,她答應參加婚禮拖延了回紐約的行程。
短暫停留時間,家境富裕的男子吉姆則用行動慢慢對艾莉絲表達愛意,他想留住艾莉絲,艾莉絲母親也希望能成就這段美好的婚姻。艾莉絲沒想到這個由熟悉變陌生的故鄉,竟又讓她陷入究竟該不該返回紐約的兩難。
在那個沒有網路,手機的年代,書信成了最重要的聯絡方式,也是思念唯一能夠到達彼岸的鑰匙。《愛在他鄉》將這個現代人幾乎就要遺忘的文字魔法,化成片中最重要的情感連結。
電影前半段,艾莉絲接到姊姊寫來的每封家書,像著魔般的一遍遍反覆閱讀,心情都像是勾魂懾魄般悸動。到了後段,工人階級的男友還得央求弟弟幫忙,才能完成一封封情書企圖喚她回來。魚雁往返之間,女主角心之歸屬的轉變與掙扎,都被對比地更加明顯。
《愛在他鄉》完美呈現古典情懷,看到在古老年代,年輕女孩獨自在異鄉打拼,生活的焦慮不安,不同民族相戀時,感情的壓抑掙扎與猶豫。
結尾艾莉絲放棄富少的求婚,不留在愛爾蘭陪伴母親,抉擇回到布魯克林和東尼相守的決定,沒有細說顯得太過突然,看戲人雲裡霧裡不明白。
但凡文學改編成影像必然掐頭去尾,讓故事表面看起來相同,實際還是要讀原著小說才能清楚明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