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歲月的故事 (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865年,英國人德克(John Dodd)來台灣,發現台灣北部茶葉品質優良,於是在隔年創立寶順洋行收買茶葉。不過當時台灣製的茶葉,還是粗製茶,必須運往福州或廈門精製,後來德克在台北艋舺建精製茶場,台灣茶不必再運往福廈,也是推動台灣茶走向精製的開端。

 

 

 清末輸美 台灣茶身價增

台灣的烏龍茶在清朝末年時的主要市場是美國,最早是寶順洋行運到紐約,因大受歡迎,台灣茶身價大增,外國商人遂接踵來台設茶場、茶行。當年在美國市場上,這些由廈門輸出的台灣茶,銷量贏過福州輸出的福建茶。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15-6  

 

裴姨是出名的能說善道,卻沒當過媒人婆。

 

她看陳阿姨經常當媒婆,免不了嘀嘀咕咕說:妳們這幾個,趕快結婚好不好,讓我當次媒人婆嘛,不然,我下輩子要「牽豬哥」捏。

 

兒麗回她:「結婚又不是買青菜水果,結婚很麻煩,妳自己都忘了嗎?」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早期國人稱自行車為「孔明車」,也多認為自行車的原始構想來自諸葛孔明。不過西方人一般認為,自行車的起源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看過達文西展的人應該還有印象,當中就展出他在1490年繪製,有鍊條、腳踏的自行車圖。

 

 

男爵造鐵馬 靠雙腳前進

1817年德國有位男爵為了巡查皇家花園,發明一種木製車體、鐵製車輪及簡單操控裝置的「鐵馬」,靠雙腳在地上蹬或撥前進,英國人稱它「hobbyhorse」,這款車一度成為法德英等國貴族的新寵。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台灣小吃都是先民因資源不足發明的替代糧食,蚵仔煎就是其中一種。據民間傳說,1661年時荷蘭人還占領台灣,鄭成功軍隊從鹿耳門攻入勢如破竹,鄭軍缺糧之際,伙頭急中生智,把海岸岩礁隨手可得的蚵仔,找了番薯粉,加水和一和煎成餅讓士兵不至餓肚子,四百年後這小吃變成台灣的代表性食物。

 

 

番薯粉 蚵仔煎靠這味

蚵仔煎要好吃,除蚵仔要新鮮之外,番薯粉是美味的重要關鍵。番薯粉的種類很多,但只有純番薯粉才能調出香醇的粉漿。冬天搭配茼蒿、夏天搭配小白菜,並以味道比較香的豬油來煎。上桌時,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醬調成的甜辣醬料。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雅族語 烏來即溫泉

台北縣烏來鄉的「烏來」原是泰雅族語,傳說最早是一群泰雅族人打獵進入山中,遠望溪水有煙霧圍繞,再仔細觀察後,發現煙霧是溪邊湧出的熱水形成,族人於是高呼『urai』(意即溫泉),這個地方也因此得名。

 

新店的由來

台北縣新店市地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當地原本無商店,後來商家逐漸在東岸聚集形成市街,人們於是稱此地為新店;另一說是,當地原本是有些商店,但在清朝道光年間山洪暴發把商家都沖毀了,後來商店陸續重建,這個地區因此稱新店。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筷子古時候叫箸,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時代,從『禮記』的記載推測,人們原本是用手送飯入口。後來因燒烤食物時,不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等工具幫忙翻動,在炊具中燒煮肉塊或羹湯時,也要用這些枝狀工具取食,筷子可能由此演化而來。史學家也認為,湯匙的發明早於筷子。

 

饅頭 麵起餅

饅頭包子在亞洲各國都可以看到,但一般認為饅頭應起源於中國,戰國時的【事物紺珠】以及【齊書】中都有提到,太廟祭祀用的「麵起餅」製作時要加入酵母,好能讓它能「鬆鬆然」,「麵起餅」可能就是中國最早的饅頭,但這類食品到漢朝才開始在民間普及。

 

有餡的包子 漢唐叫饅頭

現在人對饅頭的定義和古人不同,漢唐所稱的饅頭,其實是今日國人認為的包子(即由麵皮包著內餡)。根據古籍,饅頭一開始是用在祭祀上,在三國時期有些做為人頭樣,稱為蠻頭,後來寫為饅頭是積非成是的結果。漢唐時饅頭傳到其他國家,固守傳統的日本人今日所稱的饅頭,就是有餡料的小包。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人舉手禮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一是源於羅馬士兵,他們會抬手做遮陽的樣子,以表示對上級的尊敬,另有一說則是和握手的用意一樣,舉出空的手好向對方顯示手中沒有拿武器。

不過公認最正確的說法是:

中古世紀的歐洲騎士,因為穿著盔甲,所以在路上相遇時,會用右手掀開頭盔,讓對方看清楚不是敵人,由於演變成後來的舉手禮。

 

資料來源 聯合報 微知識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祭拜用的金銀紙起於何時?

從【愛日齋叢鈔】、【唐書】記載及出土文物顯示,在唐末宋初,即一千五百多年前,民眾已開始普遍使用紙錢等冥器。

其中以焚燒用的紙錢為大多數,仿製成食衣住行用品的冥器,在當時也已出現。

 

資料來源 聯合報 微知識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傳農曆正月二十日,是女媧補天的日子.

 

過去傳統農業社會中,客家庄的男人不下田工作,女人不穿針引線,

 

怕這一天 , 天穿地漏,勞動無益,反而,帶來一整年的貧困勞碌.

 

講究的家庭,過年時留一塊年糕,以備正月二十拜天穿,煎好的年糕丟到屋頂,說是要給女媧娘娘補天用的.

文章標籤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