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個魅力十足的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市井小民的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多采多姿。
這個「前現代社會」距離今約有七、八百年時光,看似遙遠,流傳至今日仍我們遵守的許多文化特徵、生活方式,過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像是祭灶、擺春飯、更換春聯、壓歲錢、除夕守歲、燃放鞭炮、新正燒香、鄰里饋贈、親友聚宴、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放燈等諸多年俗,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現在我們將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新年」,這是源於宋朝,宋人筆記《夢粱錄》所載:「正月朔日,俗呼為新年。」
過新年前臘月二十三祭灶君日我們稱為「小年」,這一習慣也是源於宋朝。如另一部宋人筆記《新編醉翁談錄》所載:「臘月祭灶,俗謂之小年。」
一般祭祀灶君,麥芽糖與糖豆粥是必不可少的兩道供品。宋朝時祭灶同樣有類似習俗,如宋人筆記《武林舊事》記載:「祀灶用花餳米餌,及燒替代,作糖豆粥。」
何謂「花餳」?麥芽糖製作的花式糖果是也。何謂「燒替代」?焚燒金銀紙製作的假元寶是也。時至今日,我們祭灶時仍用麥芽糖來加工花式點心,仍用金銀紙來疊燒各式元寶。
除夕祭祖,供桌上要擺春飯、疊柑塔,而宋朝人的供桌上一樣要「擺春盤」以及「斗飣柑橘」。
「擺春盤」是將不截斷的新鮮蔬菜(類似用新鮮芥菜做成的「長年菜」)擺放到盤子裡,上下疊壓好幾層,然後將頂黏紙花的線香插在上面。
「斗飣柑橘」則是把供桌上的柑橘壘成一座座縮微版的金字塔。熟悉臺灣年俗的讀者應該知道,這兩種習俗都和今天非常接近。
在教古早年代遵守舊俗的老年人過年時,會給小孩掛一長串用銅錢或者硬幣串成的壓歲錢,這串壓歲錢的數目通常是一百二十枚,俗稱「吃百二」,意思是希望小孩健健康康,長命百歲,將來活到一百二十歲。我們只要往前追溯,就會發現這正是宋朝宮廷的規矩:每到新年將至,宋朝的后妃們都會備辦「隨年金錢一百二十文」,獻給皇子皇女。
除夕當晚,民間小兒女正在守歲的時候,從皇宮裡浩浩蕩蕩開出來一隊神神鬼鬼,這批神鬼由御林軍和教坊司藝人裝扮,他們戴面具,化彩妝,身上穿著戲服,手還拿著兵器和彩旗,有扮天兵的、有扮天將的、有扮判官的、有扮閻羅的、有扮灶君的、有扮土地的、有扮鍾馗的、有扮小鬼的,臉上五顏六色,旗幟五彩繽紛,彷彿百神聚會,又像群魔亂舞。在一陣鼓吹聲中,大隊人馬出了皇宮,繞城遊行。
假如我們在除夕夜來到宋朝京城,看見迎面走來無數神鬼,真有可能以為選錯了時間,沒趕上春節,卻趕上了萬聖節。
除夕夜的神鬼遊行,其實都是上古儺戲的遺風。什麼是儺戲?就是以人扮鬼,演一場驅鬼的鬧劇,以此來恐嚇真正的鬼。
和現在一樣,宋朝人到了大年初一也要互相拜年,也要饋歲,也要給小孩子發紅包,也會有鼓吹班、子弟團、雜技藝人、傀儡藝人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歡呼聲中巡迴演出,將新年的喜慶氣氛以非常熱鬧的方式展現出來。
如果我們穿越到宋朝過新年,看見多數年節活動必定會感覺非常熟悉,非常親切,很容易就能適應,馬上就能和宋朝人一起度過一個既熱鬧又舒心的新年。
★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
作者:李開周
插畫:燕王WF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16年01月12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