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間女人》書開場就是人倫悲劇,名叫艾莉絲的母親帶七歲兒子彼得出遠門搭火車,彼得認為這是幸福的開端,自己和母親終於要離開這個被炸到幾成廢墟的城市,卻不知道母親心裡正盤算如何丟下他,小說序曲就停在小男孩被母親遺棄在火車站的畫面,更讓讀者心酸的是,男孩因年幼渾然不知。
作者不給答案,讓讀者的懸念一直到終曲才停止。
作者將艾莉絲這位母親回溯到童年時光,那時她還叫海蓮娜,有個深愛她的姊姊瑪塔,但母親卻對她輕視並語言暴力傷害,父親因戰爭受傷引起的疾病逝去,這本書前半段就是母女姊妹三個人的關係糾葛與掙扎,海蓮娜姊妹離開精神逐漸癱瘓的母親前往柏林投靠阿姨,姊姊瑪塔因而染上毒癮,海蓮娜愛上大學生卡爾,在訂婚前夕卡爾卻因交通意外身亡,之後遇到把她視為聖女的工程師威廉,他娶了她還替海蓮娜偽造非猶太人的新身份艾莉絲。
海蓮娜也以遇到威廉作為生命新的救贖,新婚之夜威廉發現海蓮娜非處子之身,憤怒地認為她過去的私生活淫亂不堪,極盡言語羞辱苛刻家用,海蓮娜生產第二天威廉就表明不會負擔她們母子的生活費,已幫她找到護士工作,往後她得獨自撫養兒子。
是因為這樣海蓮娜才遺棄兒子?並不是,為了讓孩子有充足食物跟安全成長環境,可是艾莉絲都不說.
在故事結尾,彼得已經十七歲了,他在備受冷落的伯父家得知遺棄他的母親將來看他,他卻選擇躲起來,見不見面的決定權在於他了,他用第三者的眼睛觀察母親,「她見不到他了,此刻見不到,今天見不到,永遠見不到。」少年彼得這樣想。讀到這裡同情起母親來了,故事一路讀來已經了解母親其實是為彼得著想才選擇遺棄他,她早做好萬全準備才丟下他的。唯有耐心讀完故事才能明白。
《午間女人》故事雖環繞在德國二次大戰前後,它不談戰爭,它談戰爭所引起的棄與被棄的種種創傷與失落,沒有愛的生活似乎比戰爭更恐怖,沒有愛的人,內心就是一場人生的無形戰爭,人沒有愛就是被摧毀,人沒有愛就是心死,人沒有愛就等於離棄。
二次大戰的年代已久遠,但人的不幸並沒有遠離,相反現代人的愛情與親情更是亂象叢生,更讓人欷噓不已,被父母遺棄,被愛情遺棄的故事比比皆是,人更無所依。
讀完《午間女人》最後一行字「黑暗撫慰了一切,彼得覺得無比平靜。」黑暗撫慰一切,小說撫慰命運的不幸,我卻想問:人的命運何以如此?
作者 / 茱莉亞.法藍克 Franck, Julia
譯者 / 闕旭玲
出版社 /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09/01/0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