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演武館1.JPG  

去年送別二舅媽,回程霞表姊再三交代,務必到人多處轉轉,停留30分鐘以上,才能回家。

經過林森路,瞥見一座日式建築,心想去看看吧。

 演武館-2.JPG

演武館-15.JPG    

演武館-3.JPG

演武館-4.JPG    

 林森路上這間日式建築是古蹟台中邢務所演武場,也是台中市唯一留存的日治時期武道館。

演武館-5.JPG  

 台中市文化局表示,日治時期,台灣的武道文化,分別有警察(武德殿)、獄政(演武場)及軍方(武道場)等系統。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創建於1912年(大正元年),是獄方司獄官、警日常練武柔道與劍道的訓練場,為全木造建築,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改為水泥磚造。

演武館-6.JPG  

演武館-7.JPG  

演武館-8.JPG  

 西元1945年,台中刑務所成為台中監獄,演武場(日治時期專為獄司官練武的場所)的功能不再,只能充當宿舍使用,民國81年,台中監獄遷至大肚山上,演武場變成大陸撤退部隊後代家眷的暫住之所,直到民國93年才被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物。可惜兩年後的一場大火,讓演武場將近九十年年的歷史幾乎全毀,所幸台中市政府於民國99年將其修復,這棟歷史建築才得以新生。

 

主體惟和館是「和洋折衝磚造」建築,屋頂採用「入母屋」式寺院形式,正門頂部鑲有「武」字鬼瓦。內部空間仍保有原貌之木作地板及榻榻米,地板下方特設置有鋼製彈簧之構造,是為減少運動傷害所設計。

 

演武館-9.JPG

演武館-19.JPG

重修後的演武場空有硬體,來參觀的民眾走馬看花,並未留下深刻印象。民國100年底,道禾教育基金會受託經營管理後,在此設立道禾六藝文化館,頓時沉寂多時的演武場突然間活了起來。

 道禾重新銓釋《周禮》記載的六藝文化,發展出茶道,劍道,弓道,圍棋,書道及古琴的「新六藝」,並將演武場區分為「惟和」「心行」「傳習」及「大樹下劇場」四大區域。

演武館-10.JPG  

演武館-11.JPG  

演武館-12.JPG  

演武館-13.JPG  

演武館-14.JPG 

一旁庭園內的心型池為中國草書文字,據說為彰顯日本帝國主義效忠之意,又有幫助屋主延年益壽的說法,在台北北投溫泉和陽明山草山行館裡都可以見到。空間有了人的進駐,時間便不停滯。

道禾六藝文化館的誕生,活化了這座歷史建築,也讓更多人看見台中的歷史風華。【以上文字取自悅讀大臺中】

演武館-16.JPG  

演武館-17.JPG  

演武館-18.JPG  

 

 這地方早就是愛攝者取景最佳的好所在,常有人在此拍婚紗照,更多像我這樣的小市民來走走逛逛享受悠閒時光。

 還有年輕人在此練習角色扮演,最不好的示範是不把旁人當回事,大庭廣眾玩起親親抱抱摸摸捏捏還發出奇怪聲音的情侶。讓手拿相機的人鏡頭拼命閃,小朋友被哄騙到前方去。

演武館-20.JPG

演武館-21.JPG  

日式建築怎麼拍都好看,我很愛的.

演武館-22.JPG   

 入內參觀只能團體預約,我只好隔著窗戶往裡面拍拍。

演武館-23.JPG  

演武館-24.JPG 

 

 

 歡迎有時間來台中林森路上的『台中刑務所演武館』。

 

 

道禾六藝文化館ˍ臺中刑務所演武場
    惟和館(主館):和洋折衷磚造的日式建築,屋頂採入母屋式寺院形式;原為柔道、劍道使用空間。
    心行館(附屬建築):位於主館左側,為傳統日式木構建築。附設「小書房」經營經典、教育、文學、藝術出版品、台中主題文創作品、
六藝文化及具紀念性產品
    傳習館(附屬建築):位於主館後方,為之後增建的空間。
    大樹下劇場(庭院):以老榕樹為主體的戶外展場。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位於台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2年(西元1937年),為司獄官、警察日常練武之武道館舍,
屬本市僅存之演武場,歷史原貌保存完整, 極具保存、再利用及建築研究價值。
演武場建築群包括演武場主體建築及東側附屬建築,主體建築依對稱型式建造,中央後側設有神龕,面對神龕左側為柔道場、
右側為劍道場,演武場內僅單側設有座席,與同時期類似建築武德殿相較,屬較小之武道設施。
建築形式屬日治時期典型演武場,座基抬高,立面仿木結構及壁柱飾樣,屋頂入母式屋頂建造,有大型鬼瓦及博風板裝飾。
介紹
定位點
臺中刑務所演武場,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2年(1937年),為日據時期司獄官、警日常演習柔道、劍道之訓練場。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道禾基金會於2011年獲得經營管理權,並以發展「新六藝文化」研究與實踐為目標,舉辦一系列相關活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魔女舒嫚  的頭像
    魔女舒嫚

    舒嫚的部落格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