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JPG

一直以來,我都把洋紫荊和艷紫荊當做同一種花。

至於為什麼洋紫荊是粉白色,而艷紫荊是鮮艷的紫紅色?

20250114-1.JPG

20250114-2.JPG

20250114-3.JPG

我是這麼想,花色會隨花開時間遇風吹日曬雨淋,逐日褪色。

所以,在文化中心停車場同時會看到有淺粉和豔麗紫紅色的紫荊花。

20250114-5.JPG

20250114-6.JPG

某日,翻閱植樹花卉圖鑑時,讀到介紹洋紫荊與艷紫荊的不同,印證那句無知會讓人錯得多離譜。

20250114-7.JPG

20250114-8.jpg

可也不能怪我把它們搞混,粉色洋紫荊少見啊,艷紫荊很常見,

再說,本家親戚,長得像,被錯認滿正常的。

20250114-9.jpg

20250114-10.jpg

20250114-11.jpg  

洋紫荊:常綠中喬木

科 別:蘇木科(Caesalpiniaceae)

別 名:印度櫻花、紫羊蹄甲

20250114-4.JPG

莖:樹高可達10米。樹皮灰白,具有多數分枝,樹枝粗壯,枝條斜上昇或略下垂,光滑無毛或略帶有柔毛。

葉序:單葉,互生。葉形:呈腎形,先端鈍而 2 裂,裂片常裂至全長的1/3至1/2處,基部淺心形或略呈截斷狀,裂片有圓也有尖,形如羊蹄。

花序:繖房花序腋生或頂生,多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開放時甚為壯觀

花瓣:5枚,倒披針形,雄蕊3枚,與雌蕊向內彎曲;花柱細長,白色,柱頭圓。

花色:有粉、有白色。

花期:秋天,11月前後果實:莢果,長而狹,成熟時會自動扭轉開裂。

果期:花謝結果。

 

洋紫荊

科名 :豆科/ 蘇木亞科(Fabaceae) 屬名:羊蹄甲屬(Bauhinia)

別名 :紫花羊蹄甲、羊蹄甲

原產地 :南亞

花色 :紅、粉紅

20250114-12.jpg

台灣中低海拔平地、道路兩旁、公園綠地或少部分河床地可觀察洋紫荊分佈。

台灣全島各地廣泛種植,尤以中、南部為多,有「南部的杜鵑花」美稱。

羊蹄甲屬植物品種繁多,所有品種的葉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葉呈闊心形或圓形酷似羊蹄,故稱之。

由於花朵貌似蘭花,因此洋紫荊英文名也直接稱做「orchid-tree」。且花朵具有香味,可吸引蝴蝶、蜜蜂。

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中正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也使用洋紫荊作為校花。

該樹種現廣泛作為行道樹進行栽培。其花大而艷麗,但是無法結果。

台灣所稱洋紫荊其實是香港所稱「紅花羊蹄甲」,而香港所稱洋紫荊在中國大陸別名紅花羊蹄甲或紫荊花,

在台灣則稱艷紫荊,因此經常與兩個同屬品種混淆。

2005年,研究証實豔紫荊並非獨立物種,而只是洋紫荊(紅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的混種,

因花粉敗育導致受精過程無法完成,造成豔紫荊無法正常結果產生種子藉以繁殖。

白花羊蹄甲為園藝品種,花色純白,上位花瓣略帶淡黃色。

白花洋紫荊為園藝品種,花色初開為淡粉紅色,其後轉變為粉白色是羊蹄甲與洋紫荊的自然雜交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魔女舒嫚  的頭像
    魔女舒嫚

    舒嫚的部落格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