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png

我應該讀過《穿條紋衣的男孩》這本小說,但是時間太久了,忘記內容。

作者約翰·波恩在16年後寫了續集《那些破碎的地方》,主角是男孩布魯諾的姊姊葛蕾朵2022年她已經是91歲的老太太了,

她的丈夫艾德格幾年前過世,獨居在離海德公園附近的高級公寓。葛蕾朵身體硬朗,頭腦清晰,生活自理沒問題,

每星期二固定到樓上鄰居海倫家聊聊天,這位比她小23歲的退休眼科醫師,身體靈活度差,有輕微失智症。

她的兒子準備梅開四度,雖然母子關係不錯,但她曾在兒子9歲時缺席了整整一年,從好久以前,她就不擅長與小男孩相處。

在片段回憶中,知道葛蕾朵的父親是納粹高官,負責「處理」集中營猶太人,葛蕾朵的弟弟有個猶太人小男孩朋友,

一直很想進去圍籬內看看,葛蕾朵慫恿弟弟換上條紋衣就能自由出入。布魯諾真這麼做了,

悲劇發生了,她母親找不到布魯諾,後來發現布魯諾和猶太人小孩一起被送進毒氣室後再推入焚化爐處理掉。

她不敢說出是她出的主意,害死弟弟,魔鬼纏著她的心,讓她80年來活得罪惡,膽戰心驚,

她一直害怕有人發現她的真實身份,害怕被送進法庭公審。

戰爭結束後,她和母親持假證件改名換姓,依照父親安排離開柏林抵達巴黎,低調過日子。

葛蕾朵的母親嚴重酗酒,認識個退役獨眼軍人,準備再婚。15歲的葛蕾朵結識男裝店的學徒艾密爾,主動挑逗勾引獻身,

獲得愛情沾沾自喜,痛苦幻滅很快來到,她和母親以為成功隱姓埋名,但是周遭的人都知道母女的身分,

就等這一刻施展報復,艾密爾手持剃刀剃掉葛蕾朵的頭髮,在頭皮留下大片傷口。

母女頭顱一半禿頭,一半參差不齊豎立短髮,滿臉鮮血。

葛蕾朵的母親過世後,她到澳洲雪梨開始新生活,卻遇上少女時迷戀的納粹中尉庫特,

庫特也改名換姓,結婚生子,葛蕾朵找上他,攪亂他的生活,庫特勸她忘掉過去,向前走。

她來到倫敦,認識同在百貨公司工作的大衛,她不知道大衛是猶太人,不知道大衛父母和妹妹在集中營結束生命。

而是一起觀看記錄片時,她看見12歲的自己和父母弟弟在家中和希特勒一起吃飯的畫面,情緒崩潰。

尋死獲救後向大衛坦承自己身份,這段感情結束。

後來嫁給和大衛同時追求她的歷史教授艾德格,艾德格知悉她的過去,接受包容,隱瞞,葛蕾朵總說艾德格是品德高尚的大好人。

打破葛蕾朵平靜晚年生活是樓下新搬來的鄰居,他們是三口之家,父親是電影製片,成功卻自大無禮。

母親麥德琳曾是演員,容貌美麗,卻藏不住深深的憂鬱;還有9歲的男孩亨利,天真無邪,喜歡冒險故事。

一天夜裡,葛蕾朵被樓下傳來的爭執聲驚醒,憤怒失控的男人正在對痛苦無助的母子施暴。

當她目睹了這起暴行,腦海中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也被喚醒。

她還記得「那件事」,她還記得她的弟弟布魯諾,她還記得那個穿條紋衣的男孩。

葛蕾朵從來沒有告訴別人,自從「那件事」以後,她餘生的每一步,都踏在崩裂之處。

如今當亨利遍體鱗傷地站在她面前,悔恨與愧疚有如洶湧的浪潮狠狠朝她襲來。

她該怎麼做才能對抗心理的懦弱,悔恨,自責,恐懼的複雜情緒,出手幫助亨利呢?

《那些破碎的地方》以今昔兩線交叉進行,約翰·波恩是很會說故事的作家,對葛蕾朵心思轉變的細膩描寫,

十幾歲的女孩在二戰後的歐洲,人人痛恨的德國人,在仇視敵意對待中,小心隱藏口音,出生成長地,勇敢活下來,這需要多大勇氣呢。

或許是這股勇氣讓她敢於手刃達西–威特,那個常對妻兒施暴的男人總說以暴制暴不可取,執法者拿不出更好的方法。

結尾前海倫和葛蕾朵關係的轉折,大出意料,但也說明總與人保持距離的葛蕾朵,為何與海倫能親近相處的原因。

沒讀過《穿條紋衣的男孩》沒關係,《那些破碎的地方》是個全新的耐人尋味的絕妙故事。

 

 

 

 

 

 

那些破碎的地方《All the Broken Places》

作者:約翰.波恩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3/02/2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那些破碎的地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魔女舒嫚  的頭像
    魔女舒嫚

    舒嫚的部落格

    魔女舒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