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的記憶裏,媽媽煮的菜永遠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但對美食評論家露絲‧雷舒爾來說,她媽媽做的食物簡直是「毒藥」,
味道就別提了,發霉不新鮮的食材膽敢煮出來宴請客人,害得所有客人上吐下瀉食物中毒進醫院。但她媽媽卻樂此不疲,還對自己能將那些要丟廚餘桶的食材「化腐朽為神奇」的烹飪本事引以為傲,毫無愧色在親朋好友面前一說再說。
露絲為了自身生命安全,對媽媽端上桌看起來十分可疑的食物絕不碰,也會阻止同桌客人食用。
六歲那年,她到小鳥姨婆家作客吃到了真正的美食。也發覺了美味食物擁有的力量有多強大,從此只要有機會,她都會去品嘗媽媽之外的人做的食物,在她看來,那都是美食。
《天生嫩骨》是一本不一樣的回憶錄,作者露絲‧雷舒爾是說故事好手,在自序中她就說了,本書遵循其家族說故事的傳統,裡面每件事都是真的,但不見得千真萬確。「因為好的故事重於一切」總比讓聽眾無聊到睡著好多了吧,稍微調整一下事實「以便使得日常生活瑣事妙趣橫生。
從第一章,不到十歲的露絲為了保衛賓客的生命安全,與愛以廉價過期食物宴客的母親」發霉皇后「周旋開始,令人莞爾的情節持續發生,同時也可以看見在幽默背後露絲奮鬥的疲倦。
到了第四章時,十二歲的她被母親以學習法文為由,硬生生地丟在蒙特婁的法語寄宿學校,語言不通的她面臨極大的文化考驗,真的」恍如置身火星。雖然露絲因此結識富豪千金,得以品嚐到經典法國美食,但是她初至火星以英文電影及燻肉三明治度週末的淒涼場景卻深留人心。
對露絲而言,美食往往指向救贖之道。對於孤獨的她而言,每章所附的食譜記載了記憶的痕跡,成為一種分享與溝通的管道。
露絲‧雷舒爾說:「食物是用來了解這個世界的方法,當你觀察一個人吃東西時,可以發現什麼樣的人,就吃什麼樣的食物!」
露絲後來唸了離家很遠的密西根大學,為的就是離開紐約,遠離媽媽煮的食物,從此沉浸在美食的世界裏。對她而言,這更是自由的象徵。
後來,她開始寫食評,甚至在紐約時報開了專欄,用自己的美食觀征服讀者。
《天生嫩骨》不僅是寫親情,友情和愛情之間的糾葛故事,這齣絕妙回憶錄更告訴我們,露絲‧雷舒爾的人生因食物的點綴而逼近圓滿。
天生嫩骨《TENDER AT THE BONE》
作者:露絲.雷舒爾
譯者:宋碧雲
出版社:希代書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00/9/14
留言列表